繼知名平臺美味七七轟然倒下之后,生鮮電商行業年內再傳噩耗:生鮮電商龍頭企業本來生活網去年推出的生鮮O2O本來便利項目被暫停,電商巨頭京東旗下的O2O平臺京東到家陷入變相裁員風波……
生鮮電商再起波瀾也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物流雜志社副主任編委、紫云股份董事長羅建輝認為,生鮮電商平臺接連受挫,跟冷鏈物流監管滯后有很大關系。
生鮮電商進入多事之秋
數據顯示,生鮮食品在我國的電商滲透率不足3%,相比服裝和3C數碼產品20%的電商滲透率,生鮮的提升空間還非常的大。因此生鮮電商行業被業內人士稱為電商最后的一片藍海,生鮮電商平臺也頻頻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然而進入2016年,生鮮電商的發展卻接連受挫。4月份,曾經獲得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巨額投資的知名生鮮電商平臺美味七七,突然宣布暫停營業并關閉官網;5月份,有媒體報道稱本來生活網的本來便利APP已經被擱置,因為公司認為這種商業模式行不通。
同樣遭遇的還有京東旗下生鮮電商平臺京東到家。4月中旬,京東到家宣布和達達合并;5月上旬,京東到家陷入變相裁員風波,有關京東到家員工拉橫幅抗議變相裁員的圖片開始在朋友圈、微博上廣泛傳播。
據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的數據顯示,在生鮮電商中實現盈利的只有1%,基本持平的有4%,有88%略虧,剩下的7%則處于巨虧狀態。
冷鏈物流:自建or不建都是死?
生鮮電商舉步維艱、行業虧損嚴重的局面,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警惕。物流雜志社副主任編委、紫云股份董事長羅建輝指出,京東等電商巨頭能迅速打開家電、服裝等電商市場,卻紛紛在生鮮市場接連吃敗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生鮮電商配套服務沒有及時跟進,例如冷鏈物流監管服務。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由于我國冷鏈物流跟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市場發展不夠完善,冷鏈物流的監管非常不到位。為了保障生鮮產品運輸環節不出現問題,很多企業不得不付出拿出大量資金來自建冷鏈物流,經營風險大大增加,美味七七和本來便利都是倒在冷鏈物流建設所帶來的巨大成本壓力上。
“相比自建冷鏈物流,使用第三方冷鏈物流確實可以幫助平臺節省很大一部分開支。但是目前冷鏈物流比較混亂,一些冷藏車司機在運輸中存在關掉制冷設備來節省成本等行為,給生鮮產品的產品造成巨大隱患。一旦出現生鮮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就可能給平臺發展帶來致命打擊。自建冷鏈物流是慢慢等死,不建是找死!”該業內人士分析說。
紫云冷鏈發力生鮮物流“最后一公里”
不過對于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的未來,也有人表示樂觀。物流雜志社副主任編委、紫云股份董事長羅建輝表示,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肯定能幫助生鮮電商平臺破解第三方冷鏈物流監控的問題,目前紫云冷鏈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據羅建輝介紹,紫云冷鏈通過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終端設備,將運輸物品、運輸車輛、運輸人員以及運輸路線的各項詳細指標數據都實時匯聚到紫云冷鏈數據庫,僅需一部智能手機即可輕松實現冷鏈運輸過程中車輛調度、溫度濕度監控等需求
“紫云冷鏈在業內首次實現了冷鏈運輸的全程監控覆蓋,完成冷鏈貨物從出廠、倉儲、運輸到銷售終端的全程數據追溯,切實解決了冷鏈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行業難題。為生鮮電商平臺對第三方冷鏈物流監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專家分析認為。
據記者了解,針對消費者體驗差的問題,紫云冷鏈還通過食安寶APP為消費者提供全程物流信息、溫濕度信息、保質期提醒以及定制菜單推送等增值服務,讓消費者最為關心的食品安全看得見摸的著,切實改善消費者消費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