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讓“菜籃子”回歸田園 |
2011-9-19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農產品,一頭連著田間的農民,一頭連著市民的餐桌。怎樣讓這條通道暢通起來?怎樣在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時,讓市民和農民雙雙受益?自去年我市在省內率先開展“農超對接”以來,在政府推動、超市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場、基地)大力行動下,已初見成效。
目前,全市已有惠農果蔬專業合作社等4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等與華潤萬家、麥德龍等近10家國內外大型超市順利對接,對接農產品基地近7萬畝,對接農戶超10萬戶,年配送額超3億元,慈溪楊梅、葡萄、蜜梨、水蜜桃等水果可以無障礙進入華潤萬家在全國100多個城市的3000家門店。今年以來,我市“農超對接”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1-8月份,各類優質農產品配送超市金額達1.7億元,同比增長11.2%。
政策扶持推進“農超對接”。市政府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向超市配送農產品,對當年實際配送額50萬元及以上的農產品配送企業每家獎勵1萬元,200萬元及以上的每家獎勵3萬元;幫助合作社引進智力支持,對在規范化合作社從事技術指導、銷售管理等的大學生給予補助;對城市“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進行基礎設施補助,新建的市級畜牧小區,建設規模達到省現代畜牧生態養殖示范區標準的,給予30萬元至60萬元的補助,對列入寧波市及以上標準漁塘改造計劃的,每畝按1000元配套補助;加快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對新組建的農業合作社并通過規范化建設考核、寧波市及以上示范合作組織等進行獎勵。同時,對農民合作社新建冷鏈物流系統進行補助。另一方面,積極破解發票供給難題。在省內率先開通免稅農產品開票綠色通道,對符合增值稅免稅優惠政策的食用類農產品種植(養殖)戶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放《免稅農產品開票綠卡》(以下簡稱“綠卡”)并提供快捷開票服務,自6月20日啟動免稅農產品開票綠色通道以來,累計發放“綠卡”1076張,為農戶開具增值稅發票4000余份,金額近8832萬元,有力地促進了農產品進入超市。
部門聯動營造“農超對接”良好氛圍。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共同推進“農超對接”發展,農業系統切實做好農產品基地建設和初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鼓勵同業合作社在自愿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和合作,提高均衡供應超市農產品的能力。目前,與超市達成對接的合作社(基地)全部建立安全生產記錄制度,對接的7萬畝基地全部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工商系統積極提供農超購銷合同方面幫扶,做到“四到戶”,實現合同示范文本推廣到戶、合同訂單備案建檔到戶、合同雙方誠信公示到戶、合同爭議調解到戶,推動“農超對接”規范運行;貿糧系統積極協助做好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提升進超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預計今年將在9家超市設立農產品可追溯設備。
強化“農超對接”推廣力度。我市實施優質農產品推廣計劃,建立上海、北京、杭州、無錫四大慈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每年組織幾十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等赴“農商對接會”、香港美食節等參展,暢通“農超對接”渠道,并在10家大型超市設立直銷點260個,提高了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同時,利用東方農業網、農民信箱網上市場、三北田野等平臺為合作社提供市場信息、政策咨詢等服務。目前已有447家農業企業、經營大戶、合作社建立產品網頁。同時,強化對合作社風險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志認證以及超市采購要求等培訓,提高對接規模、擴大對接面、穩定對接關系。寶綠蔬菜專業合作社等還自建有冷鏈物流等設備系統,實現錯時銷售,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場、基地、大戶等與大型農批市場、超市和連鎖餐飲等對接,把慈溪鮮活農產品以優異的質量營銷到北京、上海、杭州、嘉興等十余個大中型城市,總配送額超過22億元,農業市場主體在組織標準化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市場開拓等方面的能力大為增強。
來源:慈溪新聞網
|
[發表/查看評論] |
|
|
最新物流招聘信息 |
|
更多  |
|
|
最新物流求職信息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