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吉林網
近日,有多名市民向東亞經貿新聞報反映,他們通過快遞、物流公司托運的物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有的還無故丟失,由于很多市民都是在簽收后才發現的問題,導致這些快遞、物流公司在賠償時推三阻四。"
近日,針對快遞、物流業產生“爆倉”、“暴力分揀”等一系列問題,國家正在積極制定快遞行業的操作規范,將對快遞的收寄、處理、投遞做出明確規定。
有業內人士指出,快遞行業操作不規范的背后是相關規則和標準的缺失。目前,貨件的分揀并沒有特定的標準,“貨物離地多高不能直接傾倒、多遠的距離不能脫手拋出?”這些規則和標準的模糊,是導致快遞行業內部管理出現問題的原因。
市民舉報
碎了
水晶筆架成碎片
2009年3月19日是長春市民王先生的爺爺七十大壽,老人平生最喜歡收藏一些古玩以及水晶類的工藝品,王先生便從網上訂購了一件水晶制的筆架。
當日上午,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將郵包送到了王先生家,王先生簽收之后滿心歡喜地打開郵包,可是眼前一幕讓他驚呆了。“好好的一個水晶筆架竟然成了碎片,滿滿一包碎片,我后來仔細一看,郵包里原本有三層包裝,最里面還有一些泡沫墊著,可就這樣都會碎。”王先生氣憤地說。
由于水晶筆架變成了碎片,爺爺的生日禮物也就沒了,可當王先生第二天找到快遞公司的時候,對方竟表示王先生已經簽收,所以拒絕賠付。“這耽誤我多少事呢,可他們最后竟然是這個態度,你說我能不生氣么?”王先生說。
爛了
十箱水果破損一半
家住長春市綠園區的馮女士經營一家小型的水果店。2010年7月,她準備從外地進一批水果,由于她沒有大型的運貨車,雇車從外地往回運費用又太高,所以便通過一家物流公司托運了水果,一共十箱。
“這是我第一次通過物流運東西,水果這個東西就怕碰,所以我在托運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們注意點。”馮女士說。兩天后馮女士雇了車來到物流的貨運站,水果安全送到,表面上也沒有任何問題,可當她將水果運回家的時候發現有一些箱子竟然往外冒水。
“我打開一看就傻了,十箱水果里有五箱都出現了破損的情況,很多都出現了腐爛的情況,都沒法賣了,找物流貨運站也沒人管我,本想省錢結果卻賠大發了!”馮女士難過地說。
丟了
貨物失蹤貨站搬家
“我托運的貨物被發丟了,這個消息竟然在3個多月之后才告訴我。”2010年9月,家住德惠市的孫先生通過一個貨站發到長春一批貨物,可是原本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到的貨物卻硬生生拖到了12月份都沒有發過去,孫先生多次去詢問,可貨站卻一直推脫。
“后來貨站的人打電話告訴我,我的貨物發丟了,說按照運費的五倍就是100元錢賠給我,你說有這么干的么,丟了這么久才告訴我,耽誤多少事就不說了,我的貨物里有一些證件很重要,有的還是原件,都丟了讓我上哪找去?”面對自己的貨物無故被發丟,孫先生感到十分氣憤,可是2011年1月份他再去貨站詢問的時候,這家貨站已經搬家了。“最后我只能認了,丟了就得再去補辦,以后真得小心哪。”孫先生說。
少了
買倆手機只收到一個
2009年,長春市民顧女士托朋友從外地買了兩部手機,總價值為5000多元。當她接到快遞公司送到的郵件時卻差點哭了出來,明明買了兩部手機如今卻只剩下一部。
“開始我還以為自己眼花了,可是我把郵包翻了個底朝天也沒看到另外一部手機,讓我感到十分奇怪。”顧女士說。隨后顧女士聯系到了自己的朋友,也找到了發貨的地方,查了半天都沒有問題。“我覺得就是在運送的過程中被人拿走了,因為我的郵包明顯有被人動過的痕跡,有些封條都松動了,實在太可氣了!”顧女士說。
目前,顧女士的另外一部手機依舊沒有音訊,到底是發丟了還是被人拿走了并沒有人告訴她,而她的損失也一直沒有人賠償。
記者調查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和信息,以及業內人士提供的“內幕”,記者歷時一周的時間走訪長春五大城區20多家快遞公司、物流貨運站,走訪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一些物流公司的工人竟然將貨物從4米高的車上直接扔到地上,即便貨物上寫著“易碎,請勿踩壓”等字眼,工人也毫不“手軟”。
4米高空拋下 還連推帶踢
1月10日6時左右,在長春市南關區東四馬路附近,記者已經在這家吉陽物流公司門外等待了一個小時。6時30分,終于等到了一輛大貨車,司機下車后便招呼出來七八名身穿綠色大衣戴著厚手套的工人,他們先將大貨車上蓋著的油氈布卸下來疊好,然后有兩名工人爬到了貨車上。
記者發現,這兩名工人站在大貨車上離地的高度得有4米,車上這些貨物便從4米高的地方一件件的被扔到了地面上,兩個人扔得十分起勁,速度也很快,而下面則有幾名工人將扔到地上的貨物整理到一起,有人一邊推一邊踢,工人似乎對這項扔貨物的工作十分熟悉,顯得十分自然。
對“請勿踩壓”視而不見
6時50分,記者走到這些搬運工人附近,突然看到有一些剛剛從車上卸下來的貨箱上寫著“易碎工藝品,請勿踩壓。”可這些工人根本視而不見,也不管貨物是否耐摔耐壓,就是往下扔。
記者隱約聽到一些工人嘴里嘀咕著一些話:
“今天這些貨兩個小時就得卸完,時間又少了,20多噸呢,這不玩人么?”
“干你的得了,說那沒用,說也不頂事,抓緊扔吧。”
“我不是鬧心么,昨天就卸了三車,今天得更多,不按時弄完又得扣錢。”
“干吧,一會你也上車去卸貨就能再快點。”
隨后記者發現,一些工人將卸下的貨物都堆在了一起,再擺放到三輪車上將貨物運走。)
對話工人
“不扔哪能按時弄完啊”
記者:大哥,咱們這些貨都是從哪發來的啊?
工人:石家莊的,你有事啊?
記者:我也有一批東西想運到石家莊,你們能發嗎?
_
工人:“軟的”還是“硬的”啊?
記者:“軟硬”是啥意思?
工人:“軟”的就是怕壓的,“硬”的就是不怕壓的。
記者:那我看你們這不管是什么貨都一律往下扔,這不都扔壞了么?
工人:我們就是扔,也沒有踩壓,再說了,這不是快么?要不哪能按時間弄完啊,沒事,都扔不壞,這么多貨呢,哪能一件件送下去,那不得累死啊,要是不按時完成又得加班,還不給錢,有時還扣錢呢。
記者:你們都有啥樣的車啊?我想運送20臺電視,怕壓也怕扔。
工人:9米掛車,12米掛車都有,這是12米的,一次能裝個20多噸吧,你要真想運去找我們經理談,我還得卸貨,忙著呢……
在這一周里,記者還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光谷大街附近、寬城區陜西路附近、二道區東榮大路和開封街交會處的20多家快遞公司、物流貨運站發現很多工人都是以這種“扔包”的方式來卸貨,而當記者詢問為什么要隨意扔貨物時,大家的回答都是“為了快”。 (記者 亞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