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早報
增值稅缺席“物流業新8條”
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擴大試點范圍,盡快全面推廣。研究解決倉儲、配送和貨運代理等環節與運輸環節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問題。完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稅政策。
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大力推行不停車收費系統。
放寬對物流企業資質的行政許可和審批條件,逐步減少行政審批。
支持大型優勢物流企業對分散的物流設施資源進行整合,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加強聯盟合作。
制定和推廣物流標準,適時啟動物聯網的應用示范。
大力發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完善農產品增值稅政策,鼓勵大型企業從事農產品物流業。加快發展糧食和棉花現代物流。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8項物流業配套政策措施,包括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加大對物流業的土地政策。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賀登才昨日說,這是2009年3月國務院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下稱《規劃》)后,相關工作的延續。“《規劃》出臺后,國務院組織了10多個部門分赴各地調研物流業發展情況,發現這8個問題比較突出,所以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又重點提出來了。”賀登才認為,目前最關鍵的是讓政策落地。
新8條出爐前的5月,中央電視臺連續一周多推出系列報道,聚焦“物流頑癥”。據其報道,去年中國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17.8%,已成為當前高物價的重要推手。
稅負不能承受之重
“現在稅收太重,我們已經基本沒有太多贏利空間了。”深圳市德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彬,昨日如是描述該公司面臨的困境。據謝彬介紹,目前該公司有60多臺運輸車輛,一年有2000萬元左右的業務收入。
謝彬解釋,比如他們送一臺柜子出去,除去人力成本,汽車買油有油稅,過橋有路橋費,車輛保險也要交稅,再除去工人的工資,“純利潤可能只有100多元,這還不包括管理費用。”
上海貝業新兄弟物流有限公司項目總監邢浩稱,他們公司現在繳納的主要是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稅收占企業總成本的8%左右,他們面臨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重復計稅。比如運給科勒公司一個潔具,包括運輸人力等方面的成本需要9元,賣給對方是10元,利潤是1元。這其中要繳納3%的營業稅,0.36元;企業所得稅稅率25%,也就是0.25元。但科勒公司買這個東西也要交稅,而供貨商也會交稅,這樣就收了三重稅。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此前曾說,目前物流產業分業務環節開征營業稅和增值稅,沒有一個抵扣的概念,所以就容易出現重復征稅的問題。
據報道,針對物流業重復征稅的問題,早在2005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稅務總局就開始過一些試點,目前試點企業已達600家。邢浩所在的企業也享受到了這個政策,但只能在上海總公司享受,該公司的北京、廣州等其他分公司則不能享受。
“物流業最難時期已過”
不僅是稅,還有費。謝彬舉例說,自己的企業位于深圳市鹽田區,每天營運車輛通過鹽田坳隧道就要收費,一輛車出去收35元,回來也收35元,位于鹽田區的幾百家物流企業不堪其苦。
稅負重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企業利潤低。據中信建投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李磊介紹,目前物流業的毛利率在逐漸下降。其中,倉儲業稍好,比如中儲公司,其毛利率有21%多;而運輸業毛利就比較低了,貨運的利潤更是不到15%,除去各項稅費,基本處于微利或者無利狀態。
李磊介紹,物流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2008年物流業全行業虧損,2009年、2010年處于恢復期,目前應該說是維持發展階段。
土地之困
對很多物流企業來說,擁有自己的中轉站好處頗多,這不僅可以節省大量成本,而且土地還有升值機會。
“但是我們現在根本爭取不到自己的土地。”謝彬說,目前深圳市99%的中小物流企業都靠租房。
上海貝業新兄弟物流公司的情況稍好。他們除了自己買的一塊地,在閔行國際物流園區有自己的倉庫,倉儲部分基本是和其他公司合作的。對于這個有著14年歷史的物流企業來說,30萬平方米的倉庫,1000多人的隊伍,3億多元的營業額,規模不算小。但現在他們想擴大規模,土地問題也不好解決。
“因為物流的產出比較低,所以納稅也少。所以很多土地招租更傾向于招那些生產型的企業。和其他企業比起來,在土地問題上,目前物流企業不僅沒有土地使用的優惠,反而處于弱勢地位。”邢浩說。
賀登才認為,在中國土地指標嚴格控制的背景下,物流企業找地難、用地貴的情況將長期存在。
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科學制定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對納入規劃的物流園區用地給予重點保障。支持將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用于發展物流業。”
融資難題
此外,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扶持,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物流企業的信貸支持,拓寬融資渠道。”
邢浩稱,對很多物流企業來說,因為貨款延時等原因,收支經常不能平衡,因此需要充足的流動資金來保障經營。但是,目前物流企業貸款比較困難,銀行在利率和額度上都沒有優惠,對于上海貝業新兄弟物流這樣規模的企業來說,最多也就能貸到1000萬元。
目前,謝彬只能求助于一些香港的銀行。謝彬稱,現在銀行貸款都需要固定資產抵押,而運輸公司的車輛只能算作流動資產,倉庫又是租借的,所以只能拿自己的住房抵押。因此,境內銀行并不愿意貸款給物流企業,香港一些銀行就乘虛而入,但是利息很高,“年息達到了1分8厘,是國內銀行的三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