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環球物流網
財富人物
審時度勢的借助外力實現雙贏,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僅用10年時間就成就了西部物流最大的“黑馬”。這個來自偉人故鄉四川廣安的漢子——任中偉滿懷創業激情從物流門外漢投身物流行業,經過三次“巧借東風”,任中偉積累起了在項目運輸和保稅物流服務上的渠道和專業運輸絕對優勢,實現了創業路上的跨越式發展,去年的營業收入已達2億元人民幣,成為西部民營物流的佼佼者。
工程師下海瞄上物流
在任中偉的辦公室,兩幅被裝裱起來的書畫作品“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格外引人注目。正在為和日本日新株式會社牽手建西部最大保稅物流倉庫忙碌的任中偉笑言,前一幅抒發了他噴涌的創業激情,后一幅則表達了他開放的心態,愿意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合作合力實現共贏。這句話也成了他后來經營活動中的“座右銘”。
16年前,身為工程師的任中偉,眼見同學下海后如魚得水,也渴望改變這一成不變的生活,創業的激情越來越澎湃。在香港的一個培訓班上,任中偉接觸到了物流這一完全陌生的行業。當他從一個香港物流老板處得知,一個7人資本幾十萬的物流公司,8年時間就蛻變成了一個資產上億元的公司時,眼前一片開闊。回到重慶后,任中偉毅然辭去工作,決定進軍在內陸地區還不發達的國際物流業。他隨后進入一家港資物流企業開始了創業準備,還特別去四川外語學院進修了外語。
首借東風
巧借渠道建設賺百萬掘得第一桶金
1994年,已在物流行業積累了足夠經驗的任中偉開始籌建自己的公司,但卻遭遇了攔路虎。原來,按照當時相關部門的要求,像任中偉這樣的公司還無法獲得獨立經營國際物流業務的資質。擁有一些貿易知識的任中偉靈機一動,想到了自己在香港呆過的物流公司。隨后,任中偉和香港美聯空運集團公司談起了合作。任提出在重慶成立辦事處,由他做總承包,每年向總公司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香港方面認為這也是自己擴大觸角,進軍西部的好時機,雙方一拍即合。任中偉成立了香港美聯空運集團公司重慶辦事處,開展空運物流業務。
辦事處成立后,任中偉很快發現,當時重慶物流的貨主單位主要是紡織品和摩托車生產企業。而很多貨主單位都希望物流企業能提供貨到付款,或者幫貨主單位收款等業務。很快,這一渠道被打通,任中偉的海外布點大大提高,除了歐洲、東南亞,還可以到達伊拉克、伊朗等地。很多重慶的汽摩和紡織出口大戶也紛至沓來將業務委托給了任中偉,他也因此掘得了第一桶金,毛利達到了上百萬元。
再借東風
開展項目運輸擺脫首次困境
就在第一桶金到來后不久,任中偉創業路上的第一個低谷也不期而至。面對同行的挖墻腳和業務骨干的相繼離開,公司的客戶資源遭遇了大量流失。很快,任中偉在市場調查中發現,很多大型投資項目都需要進口轉運設備和零部件等。何不將項目運輸作為自己的主打業務來發展呢?盯準這個商機的任中偉調查發現,因為項目運輸一般是從工廠交貨開始的,而海外工廠到海岸還有一段距離,重慶的一般物流公司都因此拒絕接收這樣的訂單。
對于這個難題,任中偉再次想到了借助外力。由于設在香港的美聯空運總公司,已經擁有多年項目運輸的成熟經驗,并且在承運危險品、精密儀器方面有自己專業的運輸工具。包括在處理工廠到海岸之間的陸路運輸問題上都有現成的解決之道。憑著借來的國際運輸優勢和自己的重慶優勢,任中偉很快拿下了承運成渝高速公路隧道鼓風機設備的訂單,從瑞典的ABB工廠到重慶工地運輸時間花了2個月。當年,任中偉的項目運輸貨值達到了近4千萬美元,脫離了人員流動帶來的困境。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壯大,1998年任中偉正式在國家商務部將辦事處升級為了重慶美聯國際倉儲代理有限公司。他和香港美聯物流的業務仍然有交集,但已經轉變為合作伙伴間的合同關系。
三借東風
強強聯手公司發展提速20年
任中偉將辦事處升格為獨立公司后,開始大張旗鼓的宣傳并進軍招標項目。如今美聯國際物流已經在上海、北京、成都、深圳等7個城市注冊獨資分、子公司和辦事處,在香港有代表處,在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有100余個代理機構。去年,美聯公司在重慶北部經開區建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保稅物流倉庫,成為重慶市首家注冊成立的保稅物流企業,也是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拓展最好的企業,在當年7月1日出口退稅服務工作中為生產企業完成退稅2000余萬元。
要想憑己之力,做大做強到行業巨頭的位置,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任中偉審時度勢選擇了牽手世界物流巨人日新株式會社。目前,任中偉已經和世界500強企業日本日新株式會社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合資成立公司,在重慶出口加工區共同開發修建西部最大的保稅物流倉庫,規劃面積在3.5萬平方米左右。任中偉稱,雙方的合作將使自己的公司發展提速20年。
財富對話
“借勢”就是合作雙贏
記者:從你的創富歷程中可以看到巧借外力的影子,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商業策略的?
任中偉:其實“借勢”就是合作雙方互相取長補短,實現雙贏。真正完全從零起步的,其實并不見得是很聰明的做法。那完全投機的呢,一下子鋌而走險當然也不可取。但是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適當的借勢,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我認為這種做法是可取的。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時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記者:在創富路上有沒有感到壓力特別大的時候?
任中偉:在1996年業務有了起色后,公司沒能留住人才,很多業務骨干相繼離開。一邊沒得好的團隊操盤,贏得業務,一邊因為沒得業務盈利,又找不到好的業務及操作人員,陷入了一個怪圈。那段時間,經常是通宵達旦的工作,手把手的帶新人。
記者:你認為和競爭對手相比,你的優勢有哪些?
任中偉:我們與競爭對手相比,優勢在于特色服務,他們主要是普遍服務、有品牌優勢。我們就像24小時營業的特色區域小賣部式服務,我們的對手如德國辛克、德訊等更像是超市服務。我們可以隨叫隨到,提供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但大的品牌公司由于在銷售實力上強,細化服務和個性化差異服務就不如我們,特別是在西部區域更為明顯。
記者:你的創業經驗有什么可和創業者分享的嗎?
任中偉:我們常說的話是,對于遠行的駱駝,不怕它眼里盡是沙漠,就怕它心里沒有綠洲。主要的經驗有:首先要有強烈的創業欲望和激情。特別在面對挫折的時候,這種欲望和心理暗示會支撐你度過艱難期。此外,還要打有準備的仗,在業務知識儲備和企業管理上有理論或經驗準備將更容易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