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國平安公布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期內整體業績及核心業務保持持續增長,科技賦能成效顯著,生態賦能效果初顯,綜合金融用戶數、客戶數、客均合同、客均利潤均有明顯增長。
作為中國平安旗下專業從事融資租賃的子公司,2019年,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租賃”)業績亮眼,實現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6%。旗下小微金融業務2019年堅持扎根實體、科技賦能,業績持續攀升,成為創新租賃業務的亮點之一。
扎根實體,“金融+科技”賦能小微企業
近年來,小微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措施致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支持其發展。小微金融業務作為平安租賃在小微企業融資方向上的延伸,積極踐行政府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政策,并與集團“金融+科技”發展模式保持高度戰略協同,基于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涉足全行業領域的專家資源,通過新設備采購融資、流動資金支持等金融方案、創新的互聯網思維運作模式,滿足大制造、大消費領域中小民營企業幾十至上百萬的資金需求,幫助其解決發展困境。
依托于平安集團強大的科技及數據資源,平安租賃小微金融搭建了基于大數據與AI人工智能構建的全線上化、智能化中小企業智能金融服務平臺,為融資客戶、金融機構提供線上申請、客戶智能畫像、智能營銷、智能審批、非現場簽約、智能監管、智能分析等全作業流程智能化服務,幫助中小微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創新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促進企業實現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平臺在保障“客戶服務、運營支持、團隊展業、系統運行”四個方面正常運行的基礎上,通過“平安微租賃”公眾號及APP開通“抗疫專案綠色通道”,針對融資客戶設立專人團隊一對一服務。2020年2月4日,平安租賃小微金融業務通過線上辦公手段完成節后首筆融資款投放,后續工作亦有條不紊進行中。
借力平安集團領先的技術支持及優質資源協同優勢,平安租賃小微金融業務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已為全國29個省市兩萬余家小微企業提供了超200億元的資金支持,服務客戶創造6000余項專利及發明,直接和間接帶動15萬余個就業機會,實現稅收增長超10億元,為社會創造了真實的價值,填補了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短板。
創新租賃,打造物聯網生態圈
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平安租賃小微金融業務深入了解不同產業、不同區域、不同生命周期的渠道、客戶訴求和痛點,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職能,持續利用科技賦能,不斷豐富引領行業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打造互聯、互通、互動的物聯網生態圈。
以“科技+渠道”為核心驅動力的小設備平臺,打通線上營銷渠道,0費用、0門檻,不僅打造行業壁壘,同時提升設備商粘性,將融資租賃服務滲透到設備從產出、運行到淘汰的全生命周期。在疫情期間,小設備提供了掌上商城在線營銷工具,配備裝修增值服務,設備商只要通過“小設備”小程序,即擁有專屬掌上店鋪,完成營銷海報生成、電子名片轉發、設備即時推薦,以及客戶引流追蹤等工作,有效幫助無法現場復工的設備廠商,足不出戶開展及拓展業務。
針對企業主設備運行監控難和員工管理成本高等經營痛點,打造可傾聽設備“心跳”的IOT設備手環,覆蓋7大行業25類設備,利用大數據與AI人工智能計算,讓企業主隨時隨地查看設備開工和運行情況,動態調配優化產能,排除故障安全生產;基于生產數據看板進行員工管理,根據排班員工設備開工率考核員工產出效率;結合區域、行業等各維度數據模型,全視角查看行業景氣度指數等。
疫情期間,基于設備手環監測數據發布“安指數-復工指數”,對28個省(168個地市)、2200余家存量小微企業進行回訪,結合“設備手環”收集的26個三級子行業、2000余臺設備的運行數據,同步參考各地政府開工管控措施,推算出小微企業的復工指數以及制造業各主要細分行業的設備開機比率,為同業、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和政府園區提供重要的參考數據。
平安租賃小微金融通過以設備為核心的物聯網生態圈搭建,為科技領先3.0智能制造變革助力,為企業、裝備廠商、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大數據綜合服務支撐,構造完整產業信息鏈及定制化服務閉環。
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及獨樹一幟的業務創新模式,平安租賃小微金融業務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穩步提升,先后獲得“2017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三等獎”、“2017中國中小企業首選服務商”、“2019年度中國最佳金融服務創新獎”等殊榮,綜合實力受到市場及行業認可。
未來,平安租賃將繼續堅持扎根實體,在平安集團“金融+科技”的戰略方針下不斷探索,積極為小微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實現產能升級提供差異化、標準化、快捷靈活的金融服務,為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持續賦能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