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商業競爭比作一場田徑賽,那么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絕對是一場百米賽跑!為何這么說?假如我們八九年前從淘寶上買一個商品,起碼要四五天才能到。現在省內隔日就能到,省外也就是兩三天的時間。這就是百米競賽的結果,各家快遞公司都在不遺余力地爭取更快捷高效地送達快遞。
也是因為越來越快的物流系統,很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本來容易壞的生鮮現在能夠在短時間內送上了消費者的餐桌;更快的物流也使得電商的資金流水更快地轉動起來,實現更高的收益。
而業界里還有這樣一個低調的企業,以“快”為生命:跨省8小時,當天送達,設立多條飛機航道專線專送。這家企業便是:跨越速運。

跨省8小時達是一個什么概念?
在快遞領域,速度就是生產力,速度就是生命線。將快遞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客戶手中,是跨越速運一貫以堅持的目標。而突破性的邀請功夫巨星吳京擔當代言,也是為了體現跨越速運“快”的運輸風格。
以廣東到福建為例,假如客戶想從深圳寄一份快遞到廈門,普通快遞流程如下:客戶早上11點在線上下單,快遞員3個小時內上門取件,晚上11點左右裝箱發車,第二天早上到福建分撥中心,從分撥中心再轉車運到廈門(下午),再交由快遞員派件,整個運輸過程至少需要2-3天的時間。
而跨越速運則近乎極致地將整個運輸的時間壓縮到了跨省最快8小時。跨越速運的服務一度成為業界速運服務的時效標桿,跨越速運因此被稱為“限時速運專家”。

跨越的“快”,快到何種程度?
跨越速運的快可不是一般的“快”: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為61.54小時,同比縮短8.46小時;72小時準時率為72.63%,同比提高7.93個百分點。其中,郵政EMS、順豐速運、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速遞、百世快遞平均全程時限為49.56小時,同比縮短5.22小時;48小時準時率為59.50%,同比提高8.46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跨越速運跨省8小時達的數據簡直優于同行太多,如果同行是省級短跑選手的話,那么跨越速運毫無疑問是一名世界級短跑選手。
跨越速運的“快”在冷鏈生鮮物流領域的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眾所周知,大閘蟹的黃金生命周期是72小時。對于跨越速運8小時達來講,72小時綽綽有余。當別的快遞運送的大閘蟹還在路上顛簸的時候,跨越速運的大閘蟹已經在消費者的家里下鍋了。

跨省8小時達是怎么做到的?
跨越速運是怎樣做到跨省8小時送達產品的?首先這得益于跨越速運強大的航天運輸能力。跨越速運目前旗下擁有11架夜航全貨機,以及各個航線的包機和包倉。獨一無二的航線自主權能確保跨越速運以最高效的方式運輸貨物。在每個機場跨越速運都設有分撥中心,各類運輸車輛達15000多輛,能夠確保快遞一落地便立馬裝箱運送至指定地方,減少冗長的中間環節。
除了強大的“硬件”支撐以外,跨越速運也擁有極強的“軟實力”:據內部人士透露,跨越速運已組建了1400人的大規模IT研發團隊,技術研發經費高達數十億,投入之大行業無出其右。新上線的鑄劍ERP系統集全員之力,耗時兩年完成。“鑄劍”系統通過大數據、云計算、AI技術等創新科技,推動速運業務數字化管理和客戶智能化服務,進而顛覆物流行業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作業模式,推動企業持續降本增效。
正是由于硬實力和軟實力雙管齊下,確保跨越速運能夠把運輸效率提高到最大。不難看出,跨越速運正是通過其強大的研發能力不斷拉開其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相信后續跨越速運還會加大研發投入,為其長足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