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易供應鏈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業務涵蓋溫控倉儲、冷鏈運輸、城市配送、供應鏈金融、保稅物流、集采分銷、流通加工等服務,為客戶提供溫控供應鏈服務解決方案。供應鏈服務隨著新零售時代的來臨也應不斷創新,記者不久前對鮮易供應鏈副總經理董事王建志進行了專訪,詳細了解了鮮易供應鏈在這方面的規劃與舉措。
新需求帶來新增長點
新零售催生了新流通,帶來的是供應鏈渠道的變革和重構,新流通背景下客戶所衍生的需求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特別是最先一公里與物流倉儲運輸環節更加透明化、可視化,全程GPS定位。對于農產品每年生產基地的產量與產品都是按比例預先調配好的,有效避免了資源浪費或者資源短缺的弊端。這樣,能夠更好優化整條供應鏈特別是供應鏈的管控與協調。鮮易在這些年對于供應鏈的探索更加完善,也在向多元化發展。比如2017年,鮮易供應鏈與外賣平臺餓了么達成合作,為其制定SOP定制化運營方案就是近期鮮易供應鏈一個很好的探索。王建志表示,針對餓了么、每日優鮮等客戶的網絡化、標準化、系統化、一體化的服務需求,鮮易供應鏈依托遍布全國的近30個TC倉為其線下的直營或加盟便利店提供快捷高效的溫控服務,冷鏈配送至北京、廣州、深圳、杭州、蘇州等全國核心節點城市。我們擁有全國溫控服務網絡、提供定制化服務解決方案的集成平臺,這就成為當下的稀缺資源,鮮易供應鏈也因此贏得了大潤發、家樂福、麥德龍、京東、通用磨坊、味泰食品等客戶的青睞。
王建志認為,在與生鮮電商客戶的合作中體現了鮮易供應鏈四大優勢。
一、品牌積淀,一點接入、全網服務的一體化服務。鮮易供應鏈在全國布局3大平臺化園區和25個城市前置倉的網絡化服務能力。得益于公司十余年來在全國的網絡化平臺布局,目前擁有5900余輛自有及整合車輛,千余條冷鏈線路上覆蓋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為20多個核心城市,3000多個配送網點提供冷鏈配送服務。
二、精準溫控,寬溫帶服務。生鮮食材的儲運對溫度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溫度的變化輕則影響新鮮程度與口感,重則導致變質與腐壞;鮮易供應鏈擁有寬溫帶的倉儲服務,嚴格遵循食材要求,以深冷、冷凍、冷藏、恒溫等多種溫度區間,完美兼容水產、禽畜肉類、果蔬、乳制品、速凍品等多種生鮮對溫度嚴格要求的不同品類,守護大眾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三、信息技術構建與物聯網技術運用。鮮易供應鏈將信息化建設作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合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建立智能倉儲系統和智慧物流配送系統,打造的智慧溫控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便捷省心的溫控供應鏈集成服務。

高效專業的運營團隊。鮮易供應鏈運營團隊集結溫控供應鏈領域專業人才,通過多年的磨合打造團隊運營保障能力,在應對國內冷鏈行業飛速發展中,運營團隊憑借專業的運營服務保障能力與溫控供應鏈集成服務,通過客制化的行業服務解決方案,真正做到幫助客戶降本增效,讓客戶省心、省事、省力。
冷鏈服務貫穿源頭到終端
王建志表示,目前渠道商、零售商與互聯網融合等推動了供應鏈變革,制造商和品牌商的供應鏈渠道也在悄然變化,制造商紛紛觸網拓展銷售渠道,新零售如火如荼,上游需要打通生鮮農產品產地,下游直通次終端,在此變革下,冷鏈物流成為主戰場。
在此背景下,需要打通從源頭到終端的溫控一體化服務體系,依托網絡化節點的承載,構建網絡廣、服務專、運營強的全網服務能力。鮮易供應鏈基于生鮮產業互聯網背景,率先打造溫控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通過“云倉網”、“運輸網”、“城配網”和“信息網”的融合,持續打造全國領先的網絡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和溫控全鏈路可視化。
目前,鮮易供應鏈在全國布局三大平臺化園區,25個城市前置倉,自有及整合車輛5900余臺,對存儲貨物是在線管理,并與合作伙伴共享數據信息,目前已經覆蓋全國229個城市,覆蓋國內360個城市的食品集采分銷服務平臺計劃已經完成170多個,全球采購平臺則分布于19個國家和地區。

基于生鮮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王建志認為,冷鏈供應鏈單點服務、多點對接的服務模式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必然是一站式的溫控供應鏈服務解決方案。在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零售、商超、餐飲等差異化渠道的流通模式和消費場景正在變化,客戶需求更加多元化、定制化。鮮易供應鏈基于客戶痛點,在行業率先推出商超渠道、餐飲渠道、進口渠道、工業渠道和電商渠道五大行業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溫控集成服務,保障食品安全,降本提效。
如在生鮮電商行業,由于電商企業自建冷鏈體系不完善、產業鏈條長,全程冷鏈難以保證,導致產品品質難以把控。鮮易供應鏈針對其痛點推出行業解決方案,涵蓋從產地、區域配送中心、城市TC倉、城市前置倉到小B客戶端“最后一公里”的全流程環節,提供農產品的預冷、分級、打包、質檢、流通加工、分揀包裝、干線運輸、城市配送等全程實時在線的溫控服務,保障生鮮品的品質。
王建志認為,供應鏈的未來會發生一次大的變革。因此,從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都將是河南鮮易供應鏈有限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