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業脫胎換骨 升級發展再立潮頭
-----北京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創國標5A級企業記
現代物流報記者 許 鵬
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其前身為北京郵政速遞局和北京郵政物流局,迄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2010年,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為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取得了海關報關、國際貨運代理、民用航空運輸銷售代理、道路運輸、快遞業務等經營資質,確立了合同物流、金融物流和郵政速遞三大板塊業務。截止2011年,公司擁有資產21.2億元,員工6365名,下轄營業網點201個,倉儲面積10.8萬平方米,年綜合物流營業收19.7億元,資產負債率53.68%,物流效益和綜合實力在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依托16架飛機組成的自主航空運輸網絡、23條鐵路郵路組成的運輸網絡和華北地區60條快速汽車郵路,日吞吐郵件量超過90萬件,年航空發貨量達6.8萬噸,是全國經轉量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和首都主要的速遞物流服務供應商。可是在公司剛成立之初,發展環境很困難,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公司不破不立,勇于否定自我豪邁精神,面對嚴酷市場化競爭的現實,敢于脫胎換骨重塑自我的勇氣和魄力,以及由此付出的艱辛不懈的努力。
成立伊始再度雄關
破釜沉舟“二次創業”
中國郵政是中國最古老的從事物流業的企業之一。正如記者在采訪公司劉瑋副總經理時所言,社會上對郵政物流的認知,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還停留在一直以來在人們心目中被認為的那種郵政---就是戴著大蓋帽的送信和報紙的郵政。實際上中國郵政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大的物流企業,這一點一直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共識。公司發展之初,面臨很多困難和窘境。
根據國務院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改革要求,郵政物流從傳統郵政體系中剝離出來進軍現代物流市場,2008年12月30日,按照集團公司黨組深化郵政速遞物流改革的總體部署,北京郵政九個二級單位整合成立全新的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公司初始環境很艱難。從內部來講,新公司剛成立,來自北京郵政九個二級單位的5000多名員工尚未凝聚形成合力,部分分公司為了爭搶業務互相壓價,給公司正常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從外部環境來講,EMS在國外“四大家族”和國內民營快遞企業的前后夾擊下市場份額逐年下滑,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戰國時強大的魏國被當年的弱秦所滅;如今的百年老店通用大廈的轟然倒塌等等遠古及現代的故事都在強烈地告誡著北京郵政速遞物流人——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最終將導致企業或者國家的滅亡和倒閉:北京郵政速遞物流站在了一個新的發展關頭,若不能及時求變、調整航向,北京郵政速遞物流這艘剛剛起航不久的輪船很可能會走很多輪船的老路,迷失航向,船毀人亡。那么,剛剛起步的新公司該選擇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用什么樣的戰略思想來統領公司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方向成為公司以杜福為總經理的領導班子首先需要明確的一件大事。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內外夾擊的尷尬處境中,公司領導層,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二次創業”。
之所以把公司的戰略稱為“二次創業”,一方面是針對公司已經擁有的優勢而言的,實際上,近百年來,郵政系統在從事信件、報刊、包裹等實物傳遞過程中形成了運輸、分揀、包裝、遞送等物流基本特征,構建了覆蓋全國、輻射全球、深入城鄉、一體聯動的郵政物流網絡。改革就是要讓這些優勢在新的形勢下發揮出更大的效能。
另一方面表明了這次改革不是對公司管理細枝末節修修補補,而是徹底否定自我,要借鑒先進快遞物流企業的運作模式,多角度審視公司在網絡布局、運作流程、終端服務、成本管控等方面的種種不足,找到解決老問題的新方法;同時也表明了公司領導班子破釜沉舟、義無反顧的信心和決心。改革道路多艱險,但以杜福為總經理的領導班子愿以創業者的姿態,以振興企業、造福員工為己任,在做強做大郵政速遞物流事業中為6000多名員工謀求更大的幸福。
以提升員工幸福指數為核心
以高效率網絡釋放員工活力
時不我待,以提高員工幸福指數為核心的二次創業實踐活動在全體員工面前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圍繞員工的幸福指數,公司的二次創業開展了五大工程,具體包括:一是構建倡導“員工是親人”的文化工程;二是以改善員工生產環境、提高員工自豪感為主要內容的達標工程;三是以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為核心的正點工程;四是以提高員工素質為核心的素質工程;五是改善員工生活條件,建立團隊和企業三個層次立體互動提升員工幸福度的人心工程。
二次創業中的五大工程考慮到員工、團隊、企業三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把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了提升員工幸福感上,全面覆蓋了員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幸福度。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以“做大做強中國速遞物流業”為契機,以郵政傳統為基石,以現代速遞物流行業發展趨勢為方向,以提高員工幸福指數為核心,通過網絡組織優化、機制創新,凝聚員工向心力,點燃員工熱情,激發員工潛能,助力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最終形成大目標與小目標的統一、大幸福與小幸福的共同實現。北京市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在融合北京九個二級單位六千多名員工的背景下,在傳承北京郵政提出的“用戶是親人”服務理念基礎上,首次提出“員工是親人”理念,在文化中體現對每名員工的尊重,在文化中激發員工個性的張揚,在文化中實現員工隊伍的成長。公司把客戶滿意、員工自豪放在了企業發展的首位。在關注客戶體驗的同時,以員工自豪感、歸屬感為本位,以員工幸福感提升為目標,以激發員工創造力為方式,鼓勵員工以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打造理想的團隊、理想的北京速遞物流。同時,公司通過實施達標工程、正點工程,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提高員工素質、提升運行質量、改善客戶體驗等工作落在實處。在團隊中樹立正氣文化,為員工能力的發揮和成長營造和諧的發展氛圍,保護公司中的“雷鋒”,激勵員工爭當“雷鋒”。
公司以整齊劃一的企業形象凝聚員工力量。整齊劃一的形象是企業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樹立員工自豪感、榮譽感、歸屬感的重要方式之一,2011年公司以6S管理對各分公司、營投部點、各生產處理中心實行達標工程,明確劃分場地區域,規范重點崗位工器具、工位物品的碼放位置,懸掛制作各種安全標識、郵件封發路向牌、企業服務理念等,使員工在統一整潔的環境下工作。此外,全年投資近78萬元,為不同崗位的員工配備冬夏兩季標志服,為投攬崗配備815輛電動自行車,使北京EMS員工服務形象更加統一、生動和鮮明。
郵政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百年的網絡資源。借助正點工程,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不僅進一步優化了網絡組織,為助推速遞物流業在新格局下實現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還有效地釋放員工活力,使整個網絡運行更加高效、順暢。
以網點建設的創新減輕員工勞動強度。公司以“四環內30分鐘響應、四環外40至50分鐘響應”為目標,加大營投網點建設,2010年共投入5141.16萬元建成營投部點42處,新增投遞段道347條,配置電動自行車815輛,PDA 1340臺,緩解了機動車停車難以及道路擁堵產生的投遞逾限,縮小投遞半徑,使每條投遞道段員工日均投遞件數由171件減至將80余件,節約有效投遞時間30分鐘,每日每條道段縮短行程近10公里,從根本上減輕了員工的體力消耗,大大解放公司投遞能力。
以組織流程的創新實現員工效率最大化。創新分揀方式。為減輕分公司員工因航站市內進口郵件按分公司封發所帶來的二次分揀(分揀至下屬營投部)造成的重復勞動,取消了航站本市進口郵件手工作業模式,以“一個營投部一個郵編”為原則,實現機械化分揀,直接分至各分公司下屬各營投部,同時避免了航站員工在同一場地開拆、分揀、封發所帶來的重復搬運,大大減少了員工的工作量。
以作業頻次的創新實現客戶利益的最大保障。通過增加18:00出口和20:30進口的交郵頻次,各分公司由以往每日“四進四出”的作業頻次調整實現為“五進五出”,使分公司與航站全天進出口郵件實現均衡作業,減輕夜間處理壓力,使員工夜間高強度的體力消耗得到根本緩解。
以運輸模式的創新實現網運效率的迅速提升。本市干線盤運采用集裝箱運輸,減少員工作業中的反復搬運和無效勞動,舉例來說,一個集裝箱可以盛標準EMS郵件100余件,而使用郵袋需要封發約10袋,數量相同的郵件,使用集裝化運輸節約了封裝時間,使員工的勞動強度大力降低。
以信息技術的創新實現管理工作的高效科學。一是研發《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公司EMS投遞名址數據庫》。數據庫信息的時時更新,為市內進口郵件的機械化分揀、員工勞力強度的降低打下基礎。二是為投遞環節配備PDA手持終端1340臺。實現了投遞信息的快速傳輸,時時反映用戶郵件狀態,縮短了內部處理時間,此外,具有資費郵編查詢、計算器等功能,未來還可實現電子拍照和通話功能,簡化了員工投遞后續工作,使員工的日常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三是建立營銷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營銷員的注冊管理、業績管理,客戶管理、項目管理面,告別半手工的操作模式,使信息資源利用實現最大化,使員工網絡培訓、網絡案例分享成為可能。
以先進優秀管理成就員工成長
以周到體貼福利惠及員工生活
在公司與員工實現共成長方面,公司以績效管理為員工鋪平前進的道路。2010年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制定《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公司投攬崗位員工管理辦法》、《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公司星級員工評選管理辦法》、《北京市郵政物流公司員工職業生涯管理辦法》等管理機制20余項,打通了勞務用工錄用、聘用晉升渠道,在公司內營造了公開、公平、公正的發展氛圍,公司共有12名優秀勞務工轉為合同用工,448名勞務外包員工轉為勞務工。此外,擴大企業用人自主權,以總量控制、自主管理為原則,賦予下屬各經營生產單位充分的人員進出、晉升和績效考核的自主權,并根據業務量調整人員數量與投入,實行“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收入與效益掛鉤、升遷與能力相適應”的市場化人力資源開發機制,提升各級員工的工作熱情。
公司以學習培訓為員工注入前進的速度。公司開展營投部主任培訓、青年骨干培訓、內訓師培訓等各類培訓95次,10056人次參加了培訓。全年累計申報職鑒考試1128人次,通信生產崗位職工職業資格鑒定持證率達到74.23%,較08年底提高了40.53%。通過與傳媒學院、石家莊郵政專科學院聯合辦學、智聯招聘等方式拓寬了人才引進渠道,招聘應屆大學生畢業生190人,充實了投攬、分揀和營銷隊伍,一線人員占比達40.45%。
公司以薪酬改革為員工丈量前進的距離。通過對經營生產單位業務量、業務指標等數據的測算,制定科學的計件薪酬單價,在投攬、分揀環節推行計件薪酬,2010年公司直接用于提高員工收入水平的人工成本2369萬元,大部分攬投員薪酬提高到3000元,員工得利水平整體增長了15.95%。
公事把員工的開心與快樂就是公司的生產力作為信念。以提高“員工幸福感”為切入點,高度關注招聘、薪酬、轉聘、培訓、就餐、療休、帶薪休假等事關員工切身利益的事情。2010年北京速遞物流公司投資1106萬元用于改善員工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員工素質,518名員工享受到療休養福利,3294名員工享受到分健康體檢中心的專業服務;配合公司網點建設,公司加快職工小家建設工人,分四批為分公司和營投部點購置82臺冰箱、67臺微波爐,15臺冰柜,為4761名員工發放生日蛋糕卡,此外,以員工每人每天3元的午餐補貼標準,公司每月劃撥38余萬元,保證不同環節員工的用餐質量。還投入人工成本2369萬元推行了投攬崗“計件薪酬”改革,使員工得利水平整體增長了25%。在同業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員工流失率從公司成立之初的15%下降至1.4%。通過訂單式培養模式,公司招聘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充實一線員工隊伍,迅速將公司建成了國內的物流人才“高地”。2010年以來,公司黨委制定并實施并開展了一系列文化行動,努力實現“企業和諧發展與員工和諧發展同步,體能水平提升與健康指標提升同步,激情工作與快樂生活同步”。舉辦新春團拜會、職工藝術節、服裝展示活動、羽毛球球賽、員工拔河比賽及開展廣播體操等活動。不少帶有群眾性、健身性、趣味性和科學性活動的開展,使員工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創造”上各盡其能,達到陶冶情操、愉悅身心、鼓舞士氣、增強凝聚力的積極效果。
碩果累累成就幸福新企業
能打硬仗重塑物流“國家隊”
幸福企業激活了優質員工的潛力細胞,為企業創造更穩健的發展空間。幸福企業不僅為員工帶來幸福感,而且對企業發展,社會和諧起到了推動和促進的作用。從成立伊始以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為核心開展二次創業以來,克服了剛成立時的困難重重,四面楚歌的現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司以文化建設培育人為切入點、以晉升激勵人為關鍵點、以薪酬福利感動人為突破點,以提升員工幸福指數為內驅動力,促進了公司員工、企業、社會協調發展。
員工有了幸福感,推進了公司卓越發展。幸福是一種可以傳遞的能量,當員工擁有這種能量,也將自然傳遞用戶,傳遞給他們所接觸的人,也就是幸福感的擴散。經過兩年的發展,北京郵政速遞物流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率先,目前已成為京城最具影響力的快遞物流運營企業。截至2010年底,實現收入19.4億元,處理郵件量51476504件,總包11357501袋,為推進國家快遞物流發展進程、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物流需要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員工有了幸福感,促進了公司員工健康成長,員工在“激情工作、快樂生活、健康生活”的氛圍中快樂工作。在同業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北京郵政速遞物流的員工流失率從2008年的27%下降至3%,在2011年春節旺季生產期間,1600名外來務工人員99%堅守崗位,無一人離職。
員工有了幸福感,積極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了公司持續、和諧發展。作為物流行業的“國家隊”,公司及員工在努力提供商業服務的同時,更加注重踐行社會責任、致力于公益事業,公司長期為我國駐海外維和部隊提供中秋月餅寄遞服務。除了對客戶負責之外,公司還積極投身公益,承擔社會責任將幸福感擴散到全社會。公司成立以來,公司用專業力量致力于打造低碳物流,提高成本投入,履行低碳的承諾。2010年,為響應北京市政府建設“綠色北京”的號召,近兩年投入了近100萬元對241輛投遞用車進行節油裝置整體改造,并購置了593輛電動自行車、400輛電動三輪車替換了約60輛機動車,節約了275萬元汽油耗能。另一方面,關懷是互相傳遞的,愛心是相互影響的。廣大員工感受到公司給予的人文關懷,他們珍惜這種關懷、傳遞這種關愛,在企業、在社會、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發揚光大,將這份珍惜轉化為強大的執行力。在2011年春節前夕,公司成為關鍵時刻最給力的快遞企業,在社會快遞公司因為快件“爆倉”而紛紛“停網”,頂住峰值業務的沖擊,面對十多倍高于平時業務量,全體員工全力以赴趕發郵件,讓郵政速遞物流在客戶最需要的時候撐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堅持365天不歇業。最近,公司承擔了中宣部、文化部主辦的話劇《郭明義》全國巡演的全程物流服務保障工作,為助力精神文明傳播和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在采訪中,劉瑋副總經理告訴記者,最近中央在全國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開展了“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郵政是全國五個參與行業其中之一。通過參與這個活動,實行新的承諾服務,使公司的對外服務更進了一步。這個承諾服務和以前承諾服務不一樣,如在承諾區域里的客戶打了11183叫件后,攬投員沒在一個小時之內到達,那么攬投員到達后不僅會向客戶賠理道歉,還會免收客戶郵費。這樣的承諾,讓客戶體驗到,郵政物流既是國家隊,也與社會化的公司的服務有相同的品質,這公司是參與社會化競爭的一個必要的條件。既要關注客戶體驗,又要履行好“國家隊”的職責,確保國家和人民的通信安全,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把這兩個方面進行了很好地結合。
無論是北京奧運會、國慶60周年慶典等國際、國內重大賽會,還是非典、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災難襲來時,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郵政速遞物流的身影。責任感企業不僅是對社會的承諾,而且可以進一步鞏固員工對企業的認可、信賴,提高員工的榮譽感。
展望未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如公司杜福總經理在5A級企業答辯會上所講述,面對蓬勃發展的物流業,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正以“追求卓越、只爭朝夕”的企業精神作為砥礪奮進的不竭動力,承載著員工的希望,肩負著社會的責任和歷史的使命,為推進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