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在我國從無到有,而這幾年的發展讓我們感覺到冷鏈物流在以后的發展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們從冷鏈物流發展中可以發現其在我國并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
冷鏈物流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有著更高的要求,實現的過程更復雜,建設操作成本大、冷鏈環節組織協調性要求高,食品冷鏈體系的有效運作成為關鍵。我國冷鏈物流進入快速發展新時期。但同時也存在許多的不足:
(1)我國食品冷鏈體系尚未形成完整構架,目前還有很大一部分的食品無法保證冷鏈運銷,冷鏈發展滯后。
(2)由于從事食品冷鏈運營者市場文化程度的參差不齊,增加了第三方物流介入的難度,信息化發展不全面,準確性和及時性差,商品損耗大,操作成本高。
(3)缺乏相應的硬件設施建設,原有設備無法滿足現代物流的發展要求,甚至運輸過程中由于損耗高,使整個物流操作成本占到易腐蝕成本的70%大大超過國際規定的50%的標準;安全方面也存在巨大隱。
(4)食品冷鏈體系缺乏整體規劃和整合。由于冷鏈物流是一個新興行業,市場還需要一定的融合期,現有技術水平等相關因素的建設還存在配套難得問題,并對現有冷鏈物流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阻礙。
同時冷鏈物流管理的缺乏已逐漸成為制約我國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的瓶頸。這主要源于現代冷鏈物流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長,同時冷鏈在物流行業又是一個附加值較高的領域,冷鏈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建立一個好的管理體系需要一定的時間。國家有關部門和教育機構應采取多種方式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包括在崗人員在職培訓、短期學習班、進修等方式。冷鏈物流在我國從無到有,而這幾年的發展讓我們感覺到冷鏈物流在以后的發展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們從冷鏈物流發展中可以發現其在我國并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目前我國的冷鏈設施設備已經很發達, 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我國都有, 真正制約我國冷鏈發展的是政策和人的意識,以及缺少相應的專業人才。冷鏈物流專業方向學生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設冷鏈物流實習基地和編制實訓手冊,重視學生的物流實務操作能力,培養冷鏈物流領域高技術人才。
編者按: 我國平均食物年產值約為 3000億美元,超過20%的 食物由于沒有很好地冷藏,在運輸過程中被浪費。僅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損失率就達25%~30%,每年有總值約100億美元的農產品在運輸中損失,缺乏冷鏈物流運輸僅腐爛損耗的果蔬可滿足將近2億人口的基本營養需求,損耗量居世界首位,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則控制在5%以下。這就迫切需要冷鏈物流,冷鏈物流是指肉類、鮮奶等需要冷藏的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人們對冷凍冷藏食品的消費越來越多,我國的冷藏冷凍食品每年增產約10%。然而,我國食品的冷藏運輸率只有15%左右,而發達國家卻達到80%~90%。以南京為例,有上萬家與物流有關的機構和企業,可是專門做冷鏈物流的卻屈指可數。巨大的市場缺口,使得冷鏈物流商機無限。可是為什么現有的物流企業難以涉入呢?這需要我們分析原因研究對策加以解決。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農產品,尤其是疏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等鮮活農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其內在品質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冷鏈的發展時機也已經成熟,需要盡快和完善發展冷鏈物流產業和冷鏈盡冷鏈市場,大力發展第三方冷鏈企業。我國每年由于冷鏈的問題,造成約有1200萬噸水果和113億噸疏菜的浪費,總價值近100億美元,要解決"三農"問題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農產品物流過程帶來的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必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