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我國每年有總值七百五十億元人民幣的蔬果在運送過程腐壞﹐重量達三億七千萬噸被丟棄的蔬果足可供養二億人口的生活。造成如此浪費﹐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國商品流通環節的企業及人員對冷凍保鮮新物流理論研究及供應鏈管理認識不足﹐技術手段落后所致。
據美國埃森哲商業顧問公司(Accenture)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冷凍保鮮供應鏈被定位為 “昂貴﹑耗損食品﹑無利可圖﹑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負面形象。但自我國入世后﹐市場壓力加上我國各級政府決心改革﹐高素質的服務要求亦應提高﹐因此﹐我國必須快速改造冷凍保鮮供應鏈管理才能保持競爭優勢。
另據與埃森哲商業顧問公司有合作關系的供應鏈管理方面專家伊士頓稱﹕“改變在所難免。目前的狀況已到了不能接受的階段﹐我國這種容易造成食品腐壞的貨物運輸系統正面臨嚴峻考驗。”埃森哲公司估計﹐一些容易腐壞食品的售價其中七成便是用來補貼在物流過程中弄壞貨物的支出。脆弱的交通網絡﹑積習已久的交通擠塞問題等等均令我國將冷凍保鮮貨物流現代化難上加難。要發展完善的冷凍供應鏈﹐便須正視以下問題。
多方阻力導致發展不濟
調查報告中指出﹐缺乏冷藏設備﹑專業知識及冷凍貨車不足﹑現有貨車隊溫度控制技術不濟等等簡陋的操作過程﹐加上非技術性管理令冷凍供應鏈發展受阻。伊士頓舉例說﹐已發展國家有八至九成易腐壞貨品專門用冷藏貨車運載﹐但我國卻只有兩成貨品使用﹐差別非常大。
麥堅時律師事務所代表指出﹐我國有七成五的易壞貨品在運送過程中是使用開篷貨車付運。另外﹐總部設在美國﹐我國最大的冰鮮家禽及肉類采購商泰森食品(Tyson)中港臺澳董事沈江更直言我國的易壞食品物流發展仍十分落后。
他提議,要將我國內陸至沿海地區的運輸過程腐壞率減至最低﹐水路運輸至鐵路系統的冷凍供應鏈聯系必須急速發展。他指出﹐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大部分貨車不能直達商店﹐只可****停泊在附近街道﹐然后用人手付運﹐貨物受損程度因而提高。
另方面﹐專營冷凍運輸設備維修保養及冷凍貨運的香港恒豐工商(產權)有限公司董事何適良估計﹐目前內地貨運車輛約七成是開篷式設計﹐只有約三成為密封式或廂式設計﹐而備有制冷機及保溫箱的冷藏車輛少于車輛總數一成。
有關部級及省級機構已加強管制冷藏貨運車輛的營運﹐不符合公路安全及食物衛生標準的車輛(如超載或開頂車)將可能被淘汰。未來兩至三年間更會訂下這方面的指標﹐從而保障冷藏貨物的質量﹐這對市民的飲食衛生及國家農產品出口具有正面及積極的影響。
此外﹐嚴峻的法例﹑限制國外第三方物流服務﹑食物安全及衛生標準執行上不協調﹑海關運作效率低﹑缺乏完善的投訴機制等等都是內地欲發展冷凍貨物供應鏈的阻力。雖然如此﹐可喜的是仍有不少利好因素推動其發展。
而東方海外貨柜航運冷凍箱貿易部董事張樹榮亦稱﹐我國在生產范圍的冷凍儲存容量只達兩成五﹐較已發展國家可達七至八成的容量為低。東方海外是我國主要冷凍運輸營運商﹐提供冷凍車接火車(ROR)服務﹐同時在長江沿岸提供駁船服務。
生活模式改變推動發展
首先品牌食品零售商及快餐連鎖店如家樂福﹑麥當勞及必勝客等著名品牌必須極力改善我國冷凍保鮮貨物流﹐以保持其品牌聲譽。
另外﹐我國生活模式變得西化﹐雙親均外出工作的比例增加﹐因此我國家庭在冷藏食品的消費會較多。市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逐漸意識到浪費食物的缺點﹐而且亦愿意付出較多金錢以換取高質服務。伊士頓稱﹕“人均收入增加﹐市民必然會選擇著名的國際品牌﹐并對其服務及品質有期望﹐因此在貨物運送過程中便要將腐壞率減至最低”。
另方面﹐我國政府的推動亦功不可沒。冷藏食品已成為“十五”計劃中輕工業的待發展項目﹐意味政府將冷凍食物供應鏈的重要性大為提高。他提議﹐政府可集中打擊走私活動﹑貪污以保證公平競爭及吸引更多商家投資在冷凍食物供應鏈。此外﹐革新供應鏈對我國宏觀及微觀經濟均有重大裨益。
宏觀而言﹐減少浪費及過量的物流成本支出可節省國家開支﹐同時市民因食用腐壞食品而中毒的情況亦會消失。微觀而言﹐發展現代化的冷凍保鮮貨物流是必須的﹐特別是為保護著名品牌及零售商﹐以吸引它們繼續在內地投資發展業務。
全速發展令各行業受惠
其實推動供應鏈的發展亦可為多方面帶來商機。如大量增購現代化設備及技術﹐對冷藏設備供應商而言絕對是重大商機﹔服務供應商亦受惠于制造專業地區性新鮮食品批發市場﹐然后經冷藏轉至零售市場出售的整個冷凍食物運送過程。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潛力則最為巨大。全國有一萬八千家運輸公司及物流公司﹐但卻未有一間第三方冷凍貨物供應鏈服務供應商提供覆蓋全國的服務。這顯示超過九成的公司極為需要一個良好的冷凍保鮮物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