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
我國的冷鏈物流最早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肉食品外貿出口。1982年,中國頒布《食品衛生法》,從而推動了食品冷鏈的發展起步。近年來,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以水產品、畜產品、果蔬及花卉為代表的冷鏈物流日漸趨熱,冷鏈物流行業也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而不斷發展。
從整體冷鏈體系而言,中國的食品冷鏈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中國易腐食品規模巨大,但國家重視不足,缺乏行業規范,造成冷鏈物流發展滯后,形成了特有的行業環境。
1.冷鏈物流行業的競爭格局
我國的冷藏物流業尚處于初級階段,市場規模不大,區域性特征比較強,缺乏有影響力的、全國性的第三方冷藏物流行業領袖。據了解,我國的冷鏈物流公司主要以以下幾種形式存在:
(1)第三方物流公司。此類型又包括從傳統的物流公司進軍冷鏈物流市場的企業,如中外運裕和、錦江低溫,山東榮慶等,和專注于冷鏈物流行業的重慶雪峰、康新物流等,以及與麥當勞長期合作的冷鏈物流體系相對完善的夏暉物流。
(2)企業內部的物流公司。此類型最典型的是百勝集團下屬的物流事業部,為百勝集團下屬的餐廳提供核心業務以及有特殊要求產品的物流服務。
2.冷鏈物流行業特點
(1)在提供基本服務的基礎上,逐步提供有價值的增值服務
目前行業內的企業基本都可以提供倉儲、冷鏈運輸、市內配送等基礎服務;除此之外,一些企業如錦江低溫、中外運裕和、重慶雪峰等,還可以提供配貨、分揀、貼標等附加功能;夏暉物流可以提供的服務范圍更加廣泛,可提供諸如采購、庫存管理、數據分析等增值服務。不斷提供有價值的增值服務,將是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
(2)冷庫、車隊等硬件設施投入力度不斷加大
規模較大的冷鏈物流公司,一般都擁有自建冷庫。但有的自建冷庫建設年代久遠,衛生狀況較差;新建冷庫通常較為先進,如中外運裕和在上海嘉定有一座現代型冷庫,是國內最大的單體多溫度分區冷庫,具備電腦自動控制的溫控裝置,可根據客戶需要調節并時時監控冷庫溫度。據了解,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和市場發展的需要,目前幾家大型冷鏈物流企業存在新建冷庫的計劃。
冷鏈物流企業的冷凍車按照運輸規模,主要分為2噸、4噸、8噸、12噸、20噸、30噸等不同類型。各種規模的冷凍車根據企業客戶的具體情況,分布在不同的物流配送中心,完成市內配送或長途運輸等服務。不同企業擁有的冷凍車的數量相差較大,從幾十臺到幾百臺不等。通常情況下,冷凍車的平均更換時間在8-10年左右。
(3)冷鏈意識不足,市場盲目競爭形成價格戰
目前中國市場上,無論生產企業、下游客戶,還是普通消費者,對冷鏈物流的概念都比較陌生,對冷鏈物流的認識比較膚淺或不全面;冷鏈物流服務標準、企業從業標準缺失,非冷藏車進行冷鏈物流服務業務,造成企業之間惡性價格競爭,使有心投入高端硬件提供高質量服務的企業陷入一定的困境,這一行業現狀憑借企業一己之力是難以改變的。
3.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
(1)服務質量和水平將不斷提升
幾乎所有的冷鏈物流企業均意識到,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才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冷鏈物流企業通過企業內部的考核指標,對配送及時率和損失率進行統計和考核,并努力通過提高及時率,降低損失率,不斷加強品牌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2)軟硬件設施的投入將逐步增大
據統計,我國汽車冷藏保溫車輛只有美國的1/7,日本的1/4,與發達國家之間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很多冷鏈物流企業均有擴大軟硬件設施的計劃,其中包括多種形式,如計劃新建物流配送中心;計劃新建、收購或新租借冷庫;計劃購置冷藏車輛,完善配送網絡等。此外,在原有設施改造和更新的同時,技術性的改造也將成為另一發展趨勢。衛星定位系統(GPS)、RFID技術、電子定貨系統(EOS)、電子車載地圖等高科技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客戶滿意度。
(3)冷鏈物流意識不斷加強,行業內的各項標準開始制定
目前中國的冷鏈物流行業仍然缺乏服務標準和服務企業準入標準,因此急需通過國家標準來規范市場秩序,建立健全冷鏈物流行業的資質認證、誠信認證、食品相關安全的一系列標準,提高行業準入資格,逐步規范冷鏈物流服務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