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訊 (記者 龐彩霞)日前,以“創新·綠色·開放·合作”為主題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簡稱“海博會”)在廣東省湛江市開幕。來自53個國家的3100多家企業機構,國內外海洋產業界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專業買家、海洋創客云集一堂,共謀合作發展商機。
據了解,海博會由國家海洋局和廣東省政府共同主辦,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海洋強國、南海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高端平臺。本屆海博會展覽面積超10萬平方米,達成合作意向439億多元。
海博會已是第三次在湛江舉辦。地處粵西的湛江市,瀕臨南海,三面臨海,有2萬多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海岸線長達1243.7公里,占廣東省的30.2%。目前,該市海洋漁業資源深加工產業已實現國內領先,形成了“種苗—養殖—加工—流通—出口”完整的產業鏈條。
湛江的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優勢明顯,已形成以血液制品為龍頭、中藥為主體、海洋生物試劑為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接下來,湛江將加快抗癌、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等藥物的研究,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分離、提取、純化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同時加強醫用海洋動植物的養殖和栽培,建設海洋生物基因資源、藥物資源庫。
湛江是我國大陸沿海通往非洲、中東、歐洲、東南亞、大洋洲航程最短的重要門戶,通航國家和地區達140多個。湛江港是天然深水大港,擁有30萬噸級航道和25萬噸級鐵礦石碼頭。今年1至9月,全市港口吞吐量達1.94億噸。
寶鋼湛江鋼鐵基地1號高爐于2015年9月建成投產,2號高爐已于今年7月成功點火,意味著湛江鋼鐵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投產。“寶鋼選址湛江,就是看中了這里的港口優勢,一方面,我們從巴西、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運到湛江航程短,就地煉鋼降低不少成本;另一方面,選址湛江有利于我們開拓海外市場。”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企業文化部部長夏正大告訴記者。據悉,依托鋼鐵、石化、造紙三大主導產業和家電、家具、水產等特色產業集群,湛江臨港工業已初具規模并持續擴大。
當前,湛江正迎來加快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湛江市市長王中丙表示,“十三五”期間,湛江將堅守生態底線,搶抓多重戰略疊加機遇,以全面增強湛江中心城區的集聚力、輻射力、引領力為著力點,力爭在建設國家海洋產業示范區、北部灣交通樞紐中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