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as2q2"></strike>
  • <strike id="as2q2"></strike>
  • <ul id="as2q2"></ul>
  • <strike id="as2q2"><s id="as2q2"></s></strike>
  • [免費注冊] [會員登錄] [忘記密碼] [發布信息] 我們的服務 會員中心 用戶指南 客服中心
    中國冷鏈物流網
    專題頻道 展會頻道 冷庫頻道 制冷頻道 農產品頻道 水產頻道 食品頻道 行業知識 物流學院 二手知識 物流工具
    行業動態 市場行情 物流新聞 物流財經 冷鏈產業 行業新聞 政策法規 特色專題 物 聯 網 能源頻道 環保頻道
    物流職場   物流培訓 職場資訊 創業經歷 職場指南 職場健康 職業生涯   商務服務 自助建站 招商加盟 網絡營銷
    今天是:
    首 頁
    資訊中心 冷鏈供求 冷鏈產品 冷鏈企業 二手市場 招聘求職 自助建站 海納論壇 物流博客
     
    熱門關鍵字: 運輸 倉儲 RFID 冷庫 保鮮 冷藏 制冷 冰柜 托盤 叉車 冷藏車 空調 溫控..
    資訊中心 >>分類信息 >> 市場快訊 >>正文
    湖南省(長沙)“十二五”冷藏物流等物流業發展規劃
    2012-9-19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十二五”時期,是全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全省物流業加速發展的機遇期。根據《湖南省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11—2015年。

      一、發展現狀

      (一)物流業規模快速擴張。初步測算,2010年末,全省社會物流總額27066億元;實現增加值946.03億元,比2005年的498.47億元增加了447.56億元,增長89.79%,年均增長13.67%;社會物流總費用2962億元,增長1.42倍;完成貨運周轉量2958億噸公里,增長78.1%;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6267.16萬噸,增長3.97倍;物流行業從業人員135萬人,成為吸納社會就業的重要產業之一。

      (二)綜合運輸體系初具規模。到2010年末,全省公路總里程227998公里,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車總里程6450公里,其中已通車里程2386公里;公路密度105.8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長1.82倍;鐵路通車里程4893公里,增長1.74倍;內河通航里程達11968公里,居全國第3位,千噸級航道達到607公里,建成千噸級泊位87個;形成了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為中心、5個機場相互配合、輻射全國的航空運輸網絡。

      (三)物流市場主體進一步壯大。到2010年底,全省法人物流企業3100多家,注冊資本金千萬元以上的170多家,有62家物流企業通過國家A級標準評估,其中2家5A級企業,15家4A級企業。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通物流有限公司、湖南金霞糧食產業有限公司物流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長沙金霞現代物流園被列為全國物流示范基地。

      (四)物流業集聚化發展趨勢明顯。從全省看,交通、物流設施和物流活動呈現向以長沙為中心的大城市集聚態勢;從城市內部看,物流設施和物流企業出現向物流園區集中趨勢。隨著鐵路、公路、航運、航空等交通網絡的逐步完善和長株潭“3+5”城市群城際交通一體化,物流企業和設施等要素逐步向長株潭綜合交通樞紐匯集的趨勢愈加明顯。

      (五)物流業發展環境逐步改善。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湖南省物流業振興與實施規劃(2009-2011)》等文件,建立了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協調機制,大力推廣現代物流理念,物流業發展的環境逐步改善。

      但是,我省物流業發展起步晚,仍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物流企業競爭力不強,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的狀況,服務功能單一,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不高,大多數物流企業僅能提供簡單的運輸和倉儲服務,缺乏流通加工、信息服務、庫存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務能力,低端物流市場惡性競爭,高端物流服務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二是第三方物流發展緩慢,企業物流外包比重低,生產、商貿企業物流服務內部化。據測算,全省企業自營物流占整個物流市場的60%以上。三是物流基礎設施銜接不夠,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起點低、規模小,公路、鐵路、航運等缺乏有效銜接,多式聯運尚未得到充分發展。四是影響物流業發展的稅收、收費、融資等方面問題比較突出,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

      二、發展形勢

      (一)經濟社會發展為物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十二五”末全省經濟總量將突破2.5萬億,比“十一五”末凈增1萬億以上,特別是隨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有色、鋼鐵、食品、煙草、光電等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對生產性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國民收入水平突破人均3000美元大關,城鎮化速度進一步加快,國家重視民生,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對方便居民的生活物流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十二五”將成為我省物流業快速發展時期。

      (二)獨特的區位條件為湖南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我省北枕長江,南臨粵港,東接沿海,西鄰渝蜀,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通江達海的區位交通優勢,特別是“十二五”時期一批重點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空港機場、內河碼頭的開工建設和建成投產,使得我省交通基礎設施更加完備,綜合運輸體系更加健全。這種區位優越、交通設施快捷的優勢為湖南向區域性物流中心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三)“兩型社會”建設對我省物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升級,專業化、差異化、精細化的物流需求不斷擴大,對物流服務需求的模式和組織管理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兩型”社會建設要求發展綠色物流,實現低碳發展;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要求提高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實現對物流服務的全程控制;物流服務系統化要求物流企業從單一 “點”的服務向提供全程“鏈”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方向轉變。必須大力發展第三、四方物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端物流服務。

      (四)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入湘推動我省物流業向高層次發展。隨著我省對外開放力度不斷擴大,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入湘設立了分支機構,這些具備先進管理技術經驗和先進物流設備設施的物流企業參與我省物流市場競爭,必將進一步激發和提高我省物流業管理水平,增強服務能力,促進我省物流服務由低端向高端發展。

      三、指導思想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1.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四化兩型”建設戰略目標,以滿足物流需求、降低物流成本、保障物流安全和提高物流效率為目的,以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建設省級物流園區、著力培育龍頭物流企業為重點,積極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資源整合、技術創新、集聚發展和項目帶動,加快優化“一核三區”物流空間布局,構建業態先進、結構優化、輻射面廣、競爭力強的現代物流體系,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物流服務保障。

      2、 基本原則。加快發展與突出兩型相結合。既要進一步集聚省內外物流資源,強化物流資源優化配置,加快物流業健康安全發展,更要突出“兩型社會”建設要求,積極推廣與應用先進物流運作方式和裝備技術,建設符合循環經濟、綠色環保要求的現代物流體系,不斷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

      整合存量與優化增量相結合。在優化整合和利用現有物流基礎設施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高質量、高科技的物流基礎設施,以增量優化促進存量整合,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統籌協調與突出重點相結合。一方面加強區域之間、產業之間和項目之間的統籌協調與銜接,優化物流業發展區域布局,避免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另一方面加快發展一批具有帶動示范作用的重點物流園區、重點物流項目和龍頭物流企業,推進整個產業的集約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

      改革開放與自主發展相結合。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和先進管理理念,鼓勵省內骨干物流企業集聚發展,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促進本土物流企業自主發展,建立優勢互補和協作共贏的物流服務體系。

      改造提升與服務創新相結合。積極引導物流企業改變傳統經營觀念與運作方式,推動傳統物流的改造升級,加強第三方物流發展。鼓勵物流企業加強自身服務網絡建設,強化供應鏈一體化服務,推動物流企業服務理念、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創新,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二)發展目標。基本建成基礎設施完備、資源整合有效、空間布局合理、行業發展集聚、產業聯動順暢、運作技術先進、創新能力突出,符合“四化兩型”建設要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國、聯通國際的現代物流體系。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物流金融服務,努力實現物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物流服務能力逐步增強,物流運作效率顯著提高,物流社會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到2015年末,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實現55000億元,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900億元,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下降1.5%-2%。建成物流收入過50億元物流園區2-3個,國家A級物流企業150家以上,其中年物流收入過20億元的物流企業2-3家,過10億元15家,過億元的100家以上。

      四、主要任務

      (一)優化物流發展總體布局。圍繞“四化兩型”戰略要求,結合省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特色,在有效整合資源、強化集約發展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長株潭核心物流區以及環洞庭湖、大湘西和泛湘南等“一核三區”四大物流區域。在推進重點物流區域發展和省級重點物流園區建設的同時,結合各地物流業發展實際,強化物流業發展與城市規劃、產業結構、節能降耗、交通管理、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有機銜接,合理布局區域性物流基地和配送節點,形成層次清晰、銜接合理、運作高效的現代物流網絡,促進我省現代物流業布局與區域產業發展、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相適應。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推進集聚發展,防止同構競爭,實現科學發展。

      (二)創新物流業發展模式。運用現代物流理念、方法和技術,積極推廣采購、生產、銷售和物品回收的物流一體化運作方式;鼓勵物流業實施流程再造,提高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鼓勵現有運輸、倉儲、貨代、聯運、快遞等企業進行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推進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進一步提高物流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積極發展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現代運輸方式,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運輸系統;大力倡導綠色物流理念,鼓勵和支持物流業節能減排;鼓勵物流企業服務創新,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物流需求。

      (三)著力發展第三方物流。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重組,有效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實現規模經營,形成一批骨干龍頭企業。鼓勵生產、商貿企業自辦的物流企業與原企業分離,以現有發展基礎較好、具有一定規模和先進管理理念的物流企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服務,著力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規模較大物流企業集團。引導生產型企業與物流企業實現多業聯運,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

      (四)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營造環境,搭建高效物流平臺。進一步完善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實現多式聯運的有效銜接。加強新建鐵路、港口、機場、公路和管道轉運設施的統一規劃和建設,優化站、場布局,完善中轉聯運設施和集疏運體系,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重點抓好一批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物流節點的建設。改造和新建一批現代化的倉儲設施和配送中心,通過資源整合、功能拓展和服務提升,滿足精細化、高質量的物流組織與管理服務需要。

      (五)積極推動實施物流標準化。認真推廣應用物流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物流信息化及物流管理等方面基礎性、通用性標準,建立規范的物流作業和服務專業標準,實現與國內及國際標準的統一和接軌。在省級重點物流園區和骨干物流企業中啟動一批物流標準化示范工程,加快對現有倉儲和轉運設施的標準化改造,鼓勵企業采用標準化的物流設施和設備,促進物流設施、設備的標準化。注重發揮我省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方面的優勢,逐步推出一批地方物流標準成果和產品。

      (六)大力發展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抓住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發展國際物流,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參與國際和區域競爭與合作提供有力支撐。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積極推進各地海關特殊監管區和保稅監管場所建設,規劃和預留保稅物流項目建設空間。加快保稅物流中心及大通關基地建設,建立“大通關”長效運作機制,建設集海關監管、商品檢疫、地面服務于一體的貨物進出境快速處理通道。

      (七)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立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進各類物流信息資源整合;積極推進物流企業管理信息化,引導物流企業建設內部信息網絡,支持企業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先進物流信息系統和裝備設施,支持物流企業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物流設施設備,進一步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大力推廣物聯網技術在多式聯運、大型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冷鏈物流等方面的應用,探索利用物聯網技術對物流環節的全過程管理,不斷提高物流智能化水平。

      (八)優化物流發展環境。積極推進市場化改革和體制創新,增強物流企業發展活力;打破地區封鎖,構建公平、規范、有序的物流市場,促進物流資源合理流動;加強地方立法,制定相關政策,解決干線運輸、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通行難、物流企業負擔重等問題;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增強物流企業信用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加強物流安全管理,強化消防安全教育,落實安全職責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疏散預案。

      五、重點工程

      (一)物流園區建設工程

      基本目標:建成物流收入過50億元的物流園區2-3個,物流收入過10億元的物流園區5個以上。

      主要任務:按照土地利用和城市總體規劃,在物流樞紐城市、特色物流中心城市、地區性物流節點城市,規劃建設一批用地節約、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經營集約的物流園區。依托港口和交通樞紐,建設樞紐型物流園區;依托產業優勢和基礎,建設產業基地型物流園區;依托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和專業批發市場,建設商貿流通型物流園區;結合中心城市傳統運輸、倉儲、批發零售業轉型提升,建設都市配送型物流園區;依托出口加工區,建設為進出口貨物提供保稅和監管服務的保稅物流基地;依托空港,建設為航空及快遞貨物提供中轉的空港物流基地。

      行動計劃:按照有效整合物流資源,強化集約、集聚發展要求,重點建設長沙金霞、長沙空港、株洲石峰、湘潭九華、岳陽城陵磯港、郴州湘南國際、衡陽白沙洲、常德德山、懷化獅子巖、婁底湘中等10個省級重點物流園區,支持建設一批具有優勢產業支撐和區域特色的物流園區。

      (二)物流業聯動工程

      基本目標:培育年物流收入過20億元的物流聯動企業2-3個,年物流收入過10億元的物流聯動企業8-10個,年物流收入過5億元的20個以上。

      主要任務:針對省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特色,構建與區域內產業緊密配套的物流聯動保障體系;加強與泛珠三角區域的物流交流與合作,促進區域內物流一體化。搭建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動互動交流平臺,促進重點優勢制造業物流業務分離外包,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支持大型專業化市場物流服務的整合,形成一體化物流服務體系,推動物流業與商貿業聯動發展,大力推進物流業與農業產業化的融合,實現多業聯動發展。

      行動計劃:選擇長株潭地區開展物流業與其它產業聯動的試點,培育一批物流業與其它產業的多業聯動示范企業。

      (三)商貿流通工程

      基本目標:初步建立高效暢通、協調配套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形成城鄉配送有效銜接,國內外市場相互貫通的商貿物流網絡。培育10-15家物流收入過5億元的商貿物流企業,建設5-10個商貿物流示范基地;規模以上連鎖超市商品統一配送率達70%,農村“萬村千鄉”農家店商品統一配送率達到60%,農資連鎖經營企業商品配送率達70%以上。

      主要任務:推動商貿企業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加強倉儲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大力支持設立鋼鐵、有色金屬、糧食等期貨交割庫,引導大型倉儲場所退出城市主城區;鼓勵農產品通過直銷和配送形式實現產銷對接,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加快經濟落后地區商貿物流基礎條件建設,大力提升商貿物流發展水平。

      行動計劃:在全省主要消費中心城市的商貿集聚區打造一批特色商貿物流中心,完善落后地區和縣級商貿服務設施。

      (四)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工程

      基本目標:全省水路、鐵路、航空、公路運輸之間基本實現“無縫銜接”,發展多式聯運,提高物流運作效率。

      主要任務:依托已有港口、鐵路和公路貨站、機場等交通運輸設施,選擇重點地區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一批集裝箱多式聯運中轉設施和連接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的轉運設施;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省內與省外之間、干線與支線之間、線路與節點之間的中轉銜接;提高鐵路集裝箱運輸能力,重點解決港口與鐵路、鐵路與公路、民用航空與地面交通等樞紐不銜接以及各種交通樞紐相互分離帶來的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多次搬倒、拆裝等問題,促進物流基礎設施協調配套運行,提高運輸效率;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散貨運輸、航空快遞運輸;推行以托盤化為核心的單元裝載方式,統一托盤標準,開發托盤共用系統。

      行動計劃:以長株潭和重要鐵路、水運交通樞紐為核心,重點建設一批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培育一批多式聯運龍頭企業。

      (五)冷鏈物流工程

      基本目標:全省果蔬、肉類、水產等農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20%、30%、35%,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5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降到15%、8%、10%以下。

      主要任務:完善已有的冷鏈物流節點,合理布局冷鏈物流網絡;培育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推廣冷鏈物流操作規范和技術標準,積極推行質量安全認證和市場準入制度,建立以HACCP為基礎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積極發展覆蓋生產、儲存、運輸及銷售整個環節的冷鏈,建立全程“無斷鏈”的肉類冷鏈物流體系; 依托各類生鮮農產品優勢產區、重要集散地區和大中城市等集中消費地區,建立區域性各類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冷鏈物流產品監控和追溯系統。

      行動計劃: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一批設施先進、節能環保、高效適用的冷庫,在重要農產品的主產區建立重點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在大中城市周邊規劃建設一批具有低溫條件下中轉和分撥功能的配送中心,購置一批冷藏運輸車輛,大力培育冷鏈物流人才。

      (六)糧食物流工程

      基本目標:初步建成適應現代糧食流通需要的全省糧食物流通道和物流結點,重點建設散糧物流通道和散糧物流節點,形成糧食“四散化”流通體系,全省原糧流通量中散糧達到60%以上。

      主要任務:依托現有糧食流通設施,完善重要通道和節點的配套設施,推動形成多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集收納、集并、中轉、運輸、儲存、發放各個環節一體化的糧食流通體系;在全省主要糧食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建成一批適應散糧散卸的主要糧食物流節點,擴大倉儲能力,完善散糧運輸網絡;根據糧食流出流入方向及流量,加強流出地區散糧發放能力和流入地區散糧接收能力建設;加強糧食流通技術裝備研發;發展糧食網上交易,完善糧食應急調控體系。

      行動計劃:在主要糧食物流節點,新建和改造部分糧食流通設施,改造一批骨干收納庫,新建一批適應現代糧食物流需要的中轉庫、儲備庫、港口庫、中轉站、碼頭的散糧接收和發放設施;適應國家“北糧南運”要求,在長沙、岳陽、衡陽、益陽、懷化建設東北、黃淮海地區玉米、小麥等進入湖南的糧食戰略卸車點;購置散糧火車、汽車和內河散糧船舶,建設糧食物流信息平臺和質量檢測設施。

      (七)農產品物流工程

      基本目標: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安全衛生、機制健全、信息靈敏、交易方式先進、運行規范、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擴大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比率。

      主要任務:在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組織實施升級拓展工程,推進市場地面硬化、水電道路系統改造、交易廳棚改擴建、儲藏保鮮設施、加工分選及包裝設施、客戶生活服務設施、市場信息收集發布系統、市場管理信息化系統、質量安全檢測系統、衛生保潔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行“農改超”,提升市場檔次;大力發展社區便利店,建立新型農產品零售網絡;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和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實施農產品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城市建立農產品品牌直銷連鎖店;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穩步推動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增加農產品期貨交易品種。

      行動計劃:重點對大中城市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提質改造或搬遷升級,推進集貿市場“農改超”,在主產區建設一批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八)物流配送工程

      基本目標:基本形成網絡化、組織化、規范化的現代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城市配送覆蓋率不少于60%。

      主要任務:建立完善城市配送物流體系,重點建設配送中心、中轉分撥場站、社區集散網點等配送設施,不斷提高城市配送網絡覆蓋率和運作效率;加強對各類配送主體的引導規范,發展適應電子商務終端配送的新型業態,不斷提高城市配送的滿意程度。重點發展面向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社會化共同配送,促進流通現代化,擴大居民消費;支持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平臺建設,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城市配送查詢系統。適度調整城市快遞、商業配送等貨運車輛的道路通行規定,重點解決城市快遞、配送車輛進城通行、停靠和裝卸作業問題。

      行動計劃:重點建設一批大、中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培育一批城市大型物流配送企業。

      (九)應急物流建設工程

      基本目標:基本建成覆蓋全省的響應快速、滿足需要、高度柔性的緊急保障應急物流系統。

      主要任務:建立健全應急物流指揮系統,協調應急物資的保障供應;建設應急物流協調組織信息系統平臺,全面提升應急物流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應急物資采購、儲備、運輸、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合理布局物資儲備,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實現應急物資儲備的專業化與社會化的有機結合。

      行動計劃:在主要交通樞紐城市和易發事故的中心城鎮,布局建設一批應急物資儲備倉庫,選擇培育一批骨干應急物流企業。

      (十)物流業信息化工程

      基本目標:初步建成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60%以上物流企業擁有綜合管理信息系統,50%的運輸車輛配備GPS系統。

      主要任務:采用國家標準和國際通用規范,統一信息采集、交換標準,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機制。整合省內科研力量,加強物聯網技術研究,重點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物流業的應用,提高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持建設全省物流信息平臺,加快建設物流園區信息平臺、電子口岸、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交通物流信息平臺和物流行業門戶網站等行業性、區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行動計劃:重點建設省級物流信息平臺,支持建設一批市場化社會物流信息服務設施,促進物流信息技術開發。

      六、實施與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充分發揮省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領導小組作用,加大組織協調力度,確保實現“十二五”物流業規劃目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工作職責分工,制定和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州要盡快建立或完善相應的組織領導體制,加強對物流業發展的指導和協調。

      (二)注重規劃引導。物流業發展重點地區要加強與國家、省產業規劃的銜接,抓緊制定本地區物流業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省有關部門要制定專項規劃,積極引導和推動物流業發展。城市規劃、交通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道路規劃等在制定和修編時,要充分考慮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合理規劃布局城市物流功能區、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以及相關設施。原則上每個縣可規劃一個綜合性物流項目,區域性中心城市可規劃1-3個綜合性物流項目,市級可規劃3-5個綜合性物流項目。縣級城市物流項目用地規模控制在100-300畝,市級城市物流項目用地規模控制在300-450畝,省會城市綜合物流項目用地控制在750畝以下,特殊項目,如具有保稅、通關功能的項目視具體情況核定用地規模。強化規劃實施的嚴肅性,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布局,必須符合規劃要求,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三)完善物流業發展支持政策。在大力執行現有促進物流業發展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對物流業發展支持政策和我省實際,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出臺促進全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發揮骨干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研究制定省重點物流企業認定辦法及相應的支持政策。經信、國土、財稅、工商、交通、公安、物價等部門在物流企業用地、用水、用電、稅收、交通管理收費等方面出臺相應優惠政策,并落實到位;城市交通管理部門研究制定配送車輛在市區內通行和停靠的具體措施,為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通行提供便利。

      (四)拓寬物流發展投融資渠道。省財政預算每年應安排物流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用于引導扶持現代物流業發展,主要用于重點物流企業發展和重點物流項目建設,以及公共物流信息系統、物流人才培訓、物流標準化、物流統計體系建設等。鼓勵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增資擴股、內聯引資、中外合資、倉單質押、股權質押貸款以及供應鏈融資等途徑籌集項目建設資金。積極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對重點物流項目予以信貸支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加快開發物流業發展金融產品。

      (五)積極培養和引進現代物流專業人才。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現代物流知識,提高全社會現代物流意識和知識水平;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開設物流相關專業,培養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支持開展物流先進技術產學研一體化研究,建立校企結合的物流綜合培訓和實驗基地;采取靈活多樣方式,積極開展物流企業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完善物流領域職業資質認證體系;研究制定相關激勵措施,引進國內外優秀物流專業人才來湘工作和創業。

      (六)完善物流業統計制度。認真貫徹實施社會物流統計核算與報表制度,進一步完善物流業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物流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實現全省物流數據的采集、匯總、核算和分析的制度化,及時監測分析物流業發展、運行狀況,為政府制定物流業發展政策和戰略規劃、加強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七)發揮物流行業中介組織作用。積極培育和發展貨代、船代、報關、報檢等物流中介服務組織,為物流企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支持專業人才創辦從事物流信息、物流技術服務、從業人員培訓、市場行情分析、國際物流交流、法律規章咨詢等方面中介物流服務組織。充分發揮各類行業協會在政府、企業間的橋梁溝通作用。引導湖南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湖南現代物流學會等行業組織履行服務、自律和協調職能,在規劃研究、規范市場行為、統計與信息、技術合作、人才培訓和咨詢服務等方面發揮中介作用,推動物流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湖南省政府門戶網站

    [發表/查看評論]
    “中國冷鏈物流網 (www.www.kk7885.com)”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www.kk7885.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www.kk7885.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文章的版權歸其版權所有人,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版權所有人認為本網所轉載的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尊重其合法意愿,及時予以更正。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020-66623956 cclcn56#163.com;cclcn56#126.com(發送電子郵件請把“#”改“@”)

    中國冷鏈物流網

     
    最新資訊    更多  
    服務信息    更多  
    打呼嚕——警惕夜間猝死 狐臭——祛狐臭—絕招
    打呼嚕——心肌梗死 減肥——女星瘦身支招
    超強復古搭玩轉復古風 當紅女星美胸方法(圖)
    甜美出游裝 美腿攻勢 17vee 戶外運動手機
    go!今夏暴爽免費體驗 甜美出游裝 美腿攻勢
    狐臭腋臭【專家支招】 超美約會甜辣混搭裝
    新聞視界    更多  
    天價巡視 違規之處都有哪些? 遷安市交通運輸局四項措施提高危險品運輸安全
    江蘇一化工廠有毒氣體泄漏 56名工人入院(圖) 湄洲灣南岸三年成功靠泊150艘大型危險品船舶
    危化品瓷罐爆裂 “溴素”泄漏灼傷一人 中德簽署化學集群合作協議
    熱點博客     
    社區論壇     


    版權所有:中國冷鏈物流網  著作權與商標聲明 | 法律聲明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聲明 | 網站律師 | 友情鏈接 | 會員注冊 | 網站備案  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11 中國冷鏈物流網 www.www.kk788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冷鏈物流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易通企業

    免責申明:本站所有資料信息均由網友及會員自由發布,本站不承擔由于內容的合法性及真實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所有本網站內容的知識產權歸本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錄、復制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廣告咨詢及投放熱線電話:020-66623956   中國冷鏈物流網在線QQ交流 中國冷鏈物流網在線QQ交流 E-mail:cclcn56@126.comcclcn56@163.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ICP備案/許可證號:粵ICP備10023239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内射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一|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