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
入選2010中國冷鏈行業十大事件
海航集團旗下大新華物流于10月29日同北京華日飛天物流有限公司簽署協議,通過增資擴股,大新華物流將持有華日飛天60%的股權。而大新華物流控股事件也成為2010中國冷鏈行業十大事件之一。
大新華物流明年鎖定業績翻兩番
目前,物流已經成為海航集團的三大業務板塊之一,大新華物流集團則是海航集團在上海成立的從事綜合物流業務的企業,旗下已經擁有7家海運公司、2家造修船企業、1家航空貨運公司、1家地面物流公司、3家碼頭公司和1家船舶管理公司,很多都是通過收購而來,希望打造一家全球綜合航線運營與地面客戶端服務于一體的現代綜合物流企業。
“目前大新華物流已經有了自己的船隊和機隊,希望在陸上網絡也能夠盡快完善,形成海陸空一體化的服務網絡,”林林對記者透露,而大新華物流集團旗下的大新華物流有限主要就是拓展陸上物流的載體之一,業務范圍已經涉及超大件運輸、活體運輸、冷鏈物流以及演藝會展物流等多個領域。
“今年大新華物流集團的收入預計約206億元,明年海航集團為大新華物流確定的目標是要實現收入翻兩番,達到900億元到1000億元。”大新華物流集團董事長李清告訴記者。為此明年大新華物流還將在空運、陸運、水上運輸10000LINK.COM以及電子商務等方面繼續拓展。
而大新華物流集團執行董事長、總裁賈鴻祥也曾對記者透露,公司擬逐步推進旗下三到五家企業上市,其中,大新華物流去年收購的金海重工和最近完成收購的挪威海洋重型運輸公司計劃在明年和后年登陸資本市場。
拓展“演藝物流”項目
成立三年后,一直在做收購和整合的海航集團旗下的大新華物流,開始在物流領域全面開花、加速拓展。
2010年12月27日,大新華物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新華物流集團”)旗下的大新華物流有限公司(下稱“大新華物流有限”)與上海東亞體育文化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為后者提供文體演藝活動的一體化綜合后勤保障物流服務,這也意味著,大新華物流在物流領域的拓展又涉足到了全新的“演藝物流”項目。
“文體演藝行業目前在我國發展迅速,但‘演藝物流’目前在國內關注還比較少,比如文體賽事期間的音響搭建,設施運輸,甚至是票務遞送等,大多分散在不同的提供商完成,”大新華物流有限總經理林林告訴本報記者,“而一場活動涉及的物流運輸量就很大,因此如果能夠整合各個環節的物流業務,市場空間就會很大,比如最近一位明星的全國巡回演唱會,就有上千萬元的物流運輸10000LInk.com需求。而這樣的活動幾乎天天都有。”
據記者了解,上海東亞體育文化中心是由上海市體育局所屬的上海東亞(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集體育賽事、文藝演出、展覽展會等一系列活動的經營管理公司,旗下演藝場館有上海大舞臺、上海體育場等。與上海東亞體育文化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東亞體育文化中心未來承辦的所有文體賽事展會活動基本都會由大新華物流來負責物流環節的服務。
林林還對本報記者透露,目前大新華物流還與廣東、北京、成都等一些活動場館建立了物流合作關系,“由于這些活動所涉及的公司和人員都比較高端,這也有利于提升大新華物流的品牌效應。”
收購狂潮 “大到運山,小到運米”
大新華物流成了物流業當紅“炸子雞”。
2010年10月29日,大新華物流集團正式收購北京華日飛天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日飛天”),擁有后者60%股權。此前9月30日,該公司收購挪威OffshoreHeavyTransportAS(下稱OHT公司)60%股權交易正式完成。
大肆并購資金鏈能否承受?大新華旗下多個子公司正在接觸包括私募股權基金(PE)在內的各種融資渠道,如果這些企業最終上市,資金問題將容易解決。
掘金冷鏈市場
收購華日飛天,補齊了大新華物流冷鏈運輸短板。所謂冷鏈,是指易腐食品或藥品的低溫運輸、儲藏等供應鏈系統。
華日飛天在中國冷鏈物流市場排名第三,占有4.5%市場份額。由于中國冷鏈業剛剛起步,華日飛天一年的營業額不過8000萬元左右,而其業務范圍則集中在京、津、滬等大城市。
但華日飛天受制于資源和資金不足。華日飛天總經理劉原談到并購,對本報記者表示,“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多的是大新華對我們業務的支撐。”
“比如十幾個機場的航空食品冷鏈配送,包括海南省農副產品、深海魚冷凍加工等等。”劉原透露,未來華日飛天的兩大業務重點,一個是整合海航內部冷鏈業務,另一個就是向全國進行網絡式擴張。
海運細分市場
大新華物流在海運領域收購齊頭并進。挪威OHT是全球第二大半潛船公司,主要從事高端市場的運輸服務,包括石油鉆井平臺、海洋工程模塊、無動力船舶、火車頭等等。中國國內傳統海運業務競爭激烈,而在半潛船細分領域,則鮮有競爭對手。
OHT將會把公司總部遷至中國的城市,并申請在香港上市,“最快明年,最晚2012年上市。”
10月3日-5日,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和賈鴻祥的歐洲之旅,為大新華物流確立了更多海外合作業務。比如與希臘五大傳統家族航運集團之一的Restis集團合作,共同開展油輪運輸、散雜貨運輸、造船、航空貨運等業務。雙方將盡快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
海陸空聯運
從陸運領域來看,大新華還將培育一個名為大新華捷運的地面運輸企業。大新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林表示,大新華捷運已經于9月底在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注冊落地,今年年底前將初具規模。
在空運領域,大新華物流集團旗下的揚子江快運航空有限公司,已經擁有12架全貨機,國內貨運航線達20多條,并與FedEx、DHL、順豐等物流巨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海運領域的擴張速度更快,目前擁有7家海運公司和3家碼頭公司。其中,由大新華控股的天津市海運股份有限公司(600751.SH)已經上市。
2009年,大新華物流以“訂單加現金”的方式收購了金海灣船業70%的股權,并更名為金海重工。賈鴻祥對本報記者透露,金海重工爭取明年在A股上市,正在與5-6家私募基金接觸。
談到大新華物流收購思路時,林林表示,該公司希望運送的產品“大到一座山,小到一粒米”。由于不同的產品物流過程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要由不同的平臺來負責不同的業務。”
對于高速擴張,物流業內人士擔心其資金鏈緊張。一位物流企業知情人士透露,大新華物流計劃向銀行貸款12億美元,并有意將金海重工承建的24艘海岬型船的一部分改為更小的卡姆薩爾型。“新船訂單需要大量資金支撐,大新華物流縮減訂單并改小船型,可能是在控制現金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