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新一輪降溫雨雪天氣又侵襲而來,為成都市農產品的流動、儲運帶來了很大影響。據悉,針對目前的嚴寒天氣,成都市正在加強“農超對接”等活動,并采取多種措施加強蔬菜冬儲工作,為市民備好“年貨”。
“成都市已經啟動了低溫天氣下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的應急預案,并安排財政資金和價格調節(jié)基金用于支持農業(yè)生產,在市域內劃定了2萬畝應急葉菜類蔬菜儲備基地,只要不出現極端天氣,春節(jié)期間農產品供應是充足的,價格也會保持穩(wěn)定。”成都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暢通流通渠道——
農超對接蔬菜昨晚在農田今早到菜籃
綠油油的萵筍、鮮嫩的蘿卜、油菜……走進青石橋家樂福超市蔬菜銷售區(qū),貨架上各種蔬菜琳瑯滿目,市民在這里火熱選購。“我天天留意天氣預報,就擔心天氣一降溫,菜價會上漲,尤其是綠葉菜,沒想到超市的菜還是這么新鮮便宜!”提著一大籃子新鮮蔬菜,市民李大姐滿意地說。
“這些蔬菜都是當天4點才從彭州的蔬菜基地直接運過來的!”據該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超市與基地直接對接,菜價當然便宜,現在各個農戶的供應量和貯藏量都非常充足,春節(jié)期間,超市還將專門放大蔬菜供應量,由平時每天的1.5噸增加到3噸。
據了解,為了保障市場供應,成都市城區(qū)內的家樂福、人人樂等近10家大型超市共30余個大型賣場與彭州5家合作社、3家商家企業(yè)進行了農超對接,彭州蔬菜將優(yōu)先供應給這些本地賣場。據悉,每天至少有150噸蔬菜從基地直接運到成都市場,由于省掉了諸多中間成本,而且每公斤綠葉菜的零售價還比市場平均價便宜了 0.2—1元。
據彭州市農發(fā)局局長張強介紹,作為成都最大的“菜籃子”供應基地,今年彭州市將進一步加大“農超對接”力度。據悉,彭州市將拿出500萬元資金支持合作社種子技術、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產,力爭培育至少15家合作社、商家企業(yè)與超市、社區(qū)、農貿市場和院校進行農產品對接,通過超市+基地、市場+基地等模式,實現穩(wěn)定市場和農戶增收的“雙贏”。
增加儲藏能力——
啟動儲備庫鮮活農產品有序上市
新鮮的獼猴桃在氣調庫內排列得整整齊齊,工人們正在分選、包裝,忙得不亦樂乎。“有氣調庫了,今年咱們比往年存的貨都要多,不僅本地市場有保證,春節(jié)前還要發(fā)到東南亞等地。”都江堰禹王生態(tài)公司總經理王鴻告訴記者。
和都江堰獼猴桃一樣,由于儲存得當,曾經“看天定價”的雙流冬草莓、龍泉驛水果、彭州蔬菜等農產品都如同吃到了“定心丸”。
據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fā)市場辦公室主任肖映林介紹,目前,成都市龍泉驛、都江堰、彭州、雙流等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的一批氣調庫相繼建成,對保障市場、穩(wěn)定菜價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據悉,目前我市的水果正在有序供應,彭州市2萬噸耐儲蔬菜氣調儲備庫也正式開啟,在天氣繼續(xù)變冷之前,全面收購農戶的成熟品種蔬菜予以儲存。
據成都市農委市場處處長范明剛介紹,下一步成都市將充分發(fā)揮蔬菜基地氣調庫等冷鏈設施的儲存功能,市農委將積極組織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開展鮮菜收儲加工,相關部門將在成都劃定2萬畝應急葉菜類蔬菜儲備基地,并在3個大型區(qū)域性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建立3萬噸耐儲蔬菜氣調儲備庫,確保全市居民7天蔬菜消費量的動態(tài)儲備;而聚和農產品市場3-5萬噸農產品氣調庫、彭州濛陽鎮(zhèn)全球農產品采購中心8000噸冷氣庫、都江堰市向峨鄉(xiāng)棋盤村5000噸獼猴桃氣調庫、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fā)市場7000噸蔬菜氣調庫等一大批儲存庫也正在建設中。
成都市農委啟動應急預案,確保春節(jié)期間蔬菜等主要農產品——
供應不斷檔價格不暴漲
“目前成都市蔬菜長勢良好,只要不出現極端天氣,春節(jié)期間蔬菜價格將保持穩(wěn)定。”成都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應對持續(xù)低溫天氣,市農委已經啟動了應急預案,每天區(qū)(市)縣將及時上報當地農業(yè)生產和市場供應情況,并通過網絡等方式及時發(fā)布蔬菜上市供求信息,促進秋冬蔬菜等農產品的上市流通,確保異常氣候下,市場農產品供應不斷檔、價格不暴漲。
據了解,春節(jié)臨近,農產品市場需求量大,市農委將繼續(xù)推進農超對接工作,搭建起直接對接平臺,推動專合組織的品牌蔬菜直接進超市、進農貿市場、進社區(qū),構建以蔬菜為主的“菜籃子”產品的直營直銷體系,保證農產品平穩(wěn)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