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商報報道,上海港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為1586.4萬標箱,同比微漲了約3.6%。專家表示,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繼續領跑全球港口,但增速較前幾年放慢。
上半年完成1586.4萬標箱
商報記者昨天從上港集團獲悉今年6月份母港吞吐量數據。經計算,上港集團統計的6月份母港吞吐量數據為277.1萬標箱,至此,上港集團今年上半年母港集裝箱吞吐量數據為1586.4萬標箱,相比2011年上半年的1531.6萬標箱微漲了約3.6%。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港集團今年一季度累計集裝箱吞吐量753.5萬標箱,相比2011年一季度的728.1萬標箱增長了3.5%。
上港集團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增長及增速放緩已經成為趨勢。2011年一季度,上港集團完成的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2.3%;2011年上半年,上港集團完成的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0.5%。上述增幅均超過了今年一季度和今年上半年水平。
環顧上海港周邊,寧波港今年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完成780萬標箱,同比增長近10.1%,創歷史同期新高;青島港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0萬標箱,同比增長約8%。在今年一季度結束時,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曾經發現,寧波港、連云港港等上海組合港范圍內的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幅都達到了10%以上程度。相比之下,上海港的奔跑速度趨于放慢。
“各地的具體數據我還沒有看到,但我相信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將繼續保持國內排名第一位。”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顧問董文俊對記者表示,甚至在全球范圍內,上海港也可以繼續排名第一,“中國香港、新加坡的吞吐量早已差上海(港)一段距離了。”上海港今年的集裝箱吞吐量目標是:完成3300萬標箱,保持世界第一。
上海港今年上半年加大生產組織力度,合理調配資源,應用了一些新工藝,重點加強了返潮水開靠、大船雙套作業和駁船雙檔靠泊的作業比率,進一步提高了碼頭作業能力和資源利用率,提升了船舶作業效率,屢屢刷新晝夜吞吐量紀錄。
鐵水聯運是上海港短板
上海港一直努力改善集疏運體系,希望有助于提升上海港的吞吐量。但是,規劃多年的由南通至上海的滬通鐵路遲遲沒有動工建設。這條線路原定接近上海港的外高橋港區,再往南經過鐵路浦東站,至蘆潮港與現在的浦東鐵路一期相連,可以聯通滬杭鐵路,部分解決洋山港不通鐵路的先天不足。
而上海周邊港口在鐵水聯運方面已經風生水起。2011年5月10日,交通運輸部、鐵道部簽署《關于共同推進鐵水聯運發展合作協議》,當年開通了寧波至上饒等6條集裝箱班列,大連、青島、連云港等港口取得了鐵水聯運的財政、稅收、金融、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全國6條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通道,于2011年發送集裝箱79.94萬標箱,同比增長37.2%。
交通運輸部、鐵道部決定,今年繼續發揮6條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通道效應,實現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20%的目標。交通運輸部、鐵道部今年5月31日指派浙江省港航局、上海鐵路局、連云港市港口管理局、中鐵集裝箱運輸公司,對口推進“寧波-華東地區”、“連云港-阿拉山口沿線地區”的鐵水聯運通道項目。
然而,上海港未在“2012年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項目”范圍內。航運專家吳明華強調,上海港獲得了另一項獨特待遇,即6月15日,由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從青島、武漢啟運報關出口,并由上海浦海航運公司、中外運湖北公司承運,從水路轉關直航運輸經上海洋山保稅港區離境的集裝箱貨物,試行啟運港退稅政策。由8月開始,從青島、武漢發往洋山保稅港區出口的集裝箱貨物,一經確認離開啟運港,就可以辦理退稅,很多中小企業因此可加快資金周轉,不必再去韓國、日本港口中轉;上海港可以極大提高中轉量,提升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