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向東
在“地溝油”、“毒奶粉”、“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接連爆發后,工信部決定進一步加強對食品企業的產品安全管理。
9月19日,工信部宣布在全國建立一套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該機制通過建立國家食品工業企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對全國近萬家食品工業企業在產品安全方面提出規范和監督。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說,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自2009年以來,工信部便會同有關部門從構建食品安全長效機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健全企業誠信制度,防范風險關口前移出發,強化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據悉,國家食品工業企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將通過對食品工業企業的信息征集、披露與查詢等手段,來監督和打擊食品行業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誠信、甚至見利忘義、摻雜使假等行為。上述平臺將提供食品安全誠信服務,發布守信獎勵及失信懲戒“黑名單”信息。
去年,工信部選擇在黑龍江、河南兩省開展了乳制品和肉類加工行業誠信建設試點。今年上半年,工信部組織啟動了北京、河北、廣東、福建等23個省市的食品企業誠信建設工作,分別在調味品、葡萄酒、飲料和罐頭等行業推動企業誠信體系建設試點,并對全國31個省市、2100家食品企業、3300人次進行了專題培訓。
工信部有關人士介紹說,今年將對4000家食品企業建立誠信管理體系,并開展誠信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在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00%建立誠信管理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