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各地加強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保障群眾生命健康。
記者跟隨工商、質檢等相關部門,檢查了鄭州部分小學附近的小食品店,發現仍有商店在出售不合格小食品。記者看到,這些小食品的外包裝上,廠址,電話,成分配料表都寫得很清楚,有的甚至還有QS質量安全標志。看起來的確很正規,但有些小食品外包裝上印制的防偽電話卻是假的:
檢查人員:這些都有色素在里面的,得抽檢一下,打個電話看看能打通么?空號!
連日來,河南各部門密集行動加強食品安全整治力度。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說,打擊專項行動要全面徹查,不留死角:
李克:各個部門都有職能,分工都很清楚,生產企業、加工企業一家家去查。落實更重要的是行動和效果,有問題就處理,態度鮮明,措施有力。
從5月下旬開始,消費者只要走進江蘇南通市區任何一家餐飲店,都能在墻上看到一張食品安全承諾書,上面會標注這家飯店正在使用的添加劑。記者隨南通市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走進一家飯店,只見餐廳在“添加劑公示”一欄中,明確表明這家餐廳只在制作點心時使用了添加劑“泡打粉”。
執法人員:這個店里只在做點心時,使用了泡打粉,以后要使用別的添加劑,我們查出來了,要進行處理。
為配合這次整頓,南通市衛生監督所引進了許多先進的快速檢測設備。一旦查出承諾書以外的添加劑,就可對商家實施處罰。
安徽開通農產品及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首批有40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10家餐飲企業和5家連鎖超市進入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設在這些餐飲企業、超市內的應用終端,查詢到自己或餐飲企業購買的農產品是否安全。
安徽省科技廳廳長徐根應:實現了“從農田到餐桌”全產業鏈信息可追溯。
企業代表認為,安全追溯平臺的應用,對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提出了更高的品質要求。
企業代表:驗證質量控制體系沒有任何的缺口,對我們品牌也是個提升。(記者辛如記 張秋石 江蘇臺記者董秀芳 河南臺記者穆迪 安徽臺記者張建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