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服務的若干意見 |
2011-2-5 |
關于發布《交通部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服務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現代物流服務已成為世界服務業領域發展的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是貨物運輸企業經營方式的高級形式。現代物流的發展將極大地推動交通運輸業采用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方法,促使交通運輸企業轉變經營戰略,從傳統、單一的貨物運輸轉向為用戶提供綜合物流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快了交通運輸設施建設,運輸企業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從我國在世界經濟尤其是亞太地區經濟貿易的重要地位看,現在已具備了大力發展物流的基礎條件。
為推進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部在認真研究和廣泛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了《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服務的若干意見》,請各省交通主管部門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研究實施。
附件:交通部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服務的若干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
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交通部關于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服務的若干意見
現代物流是指在原材料和產成品及相關信息空間移動的全過程中,由專業服務商按照客戶指令,為其提供原材料和產成品的采購、運輸、儲存、配送、供應等的計劃、組織、實施與控制的全過程服務。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各類生產要素的獲取和產品營銷范圍日益擴大,專業化分工和運輸技術的發展,現代物流在社會生產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沿海內河運輸連接港口和內陸地區,國際海上運輸溝通國際與國內兩個市場,港口是貨物的集散中心,港口航運代理及多式聯運企業具有廣泛的國際、國內貨物運輸網絡,具有一定的運輸、倉儲、堆存及裝卸、加工基礎設施,具有國際化的人才優勢。道路運輸與地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運輸網絡四通八達,覆蓋廣大城鄉,并具有點多、線長、面廣、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到門運輸和為其他運輸方式集散貨物、提供銜接服務等優勢。國際經驗表明,運輸企業是物流服務的主體或主要提供者,具有發展物流服務的優勢和條件。引導道路運輸、水路運輸、港口裝卸、運輸代理及多式聯運企業(簡稱交通運輸企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對于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優化交通資源配置,實現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交通運輸企業的競爭力,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1、發展物流服務的指導思想與總體目標
交通運輸企業發展物流服務的指導思想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企業的創造性;以節約貨物流通費用、降低供應成本為中心,為生產、加工、貿易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
總體目標是:充分發揮道路運輸、水路運輸和公路、港口以及相關產業的優勢,鼓勵運輸企業的業務向綜合物流服務延伸,通過為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和消費者(簡稱用戶)提供更加富有效率的供應鏈管理以及更加低廉的供應與配送服務,擴展傳統運輸產業的發展空間,增強其增值服務功能,創造新的利潤增長源。通過推動交通運輸企業參與物流服務市場的競爭,促進交通運輸的結構調整,增強交通運輸業的競爭力。
2、加強主樞紐建設,發展中轉貨運站和運輸倉儲設施
建設港站主樞紐,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有關地方交通主管部門在規劃建設港站主樞紐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發展綜合物流的需要,高度重視物流設施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為主樞紐拓展服務范圍,擴大服務空間,發展綜合運輸創造條件。
物流設施的建設要緊密圍繞用戶需求,要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新建與改造相結合,避免重復建設。
鼓勵運輸企業及其他相關企業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投資建設集裝箱中轉貨運站、貨物倉儲等物流設施;有條件的集裝箱中轉貨運站和倉儲企業,可逐步發展為物流中心。同時各地應做好物流中心發展的規劃和布局工作,引導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3、鼓勵不同類型企業聯合聯營,發揮綜合優勢
鼓勵交通運輸企業之間的聯合。不同類型的運輸企業都是運輸服務的提供者,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聯合,是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運輸技術的發展趨勢。要鼓勵道路運輸企業、航運企業、港口裝卸和代理企業相互融合,聯合投資,打破行業封鎖、地區分割,允許跨行業經營。
鼓勵交通運輸企業同工商企業之間的聯合。交通運輸企業與生產、加工、貿易等企業都是物流服務過程的要素。要鼓勵交通運輸企業同工商企業之間采取聯營、共同投資設立專業物流公司,逐步實現原材料和產成品的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業務與工商企業主營業務的分離,促進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分工,提高社會生產的經濟活動效率。
4、鼓勵發展多式聯運和“門到門”服務
鼓勵道路運輸、水運企業發展多式聯運服務。多式聯運或“門到門”服務,是綜合物流服務的基礎和重要形式。對于符合《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規則》基本條件的企業申請從事多式聯運業務,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予以積極支持,簡化程序,加快辦理有關手續。
國際航運經營人要充分發揮其海運承運人和擁有全球網絡的優勢,首先致力于發展和完善全球多式聯運服務系統,通過建立健全內陸運輸網絡,擴大航線服務范圍,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市場占有率。支持和鼓勵國際海運經營人按照物流服務的經營理念,建立和完善包括國內市場在內的全球營銷網絡,發展內陸運輸及貨物集疏運或貨物分銷服務,實現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有機融合。
5、鼓勵開發第三方物流服務
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出現,是社會專業化分工深化的結果,是生產、加工、貿易企業降低供應成本、提高其產品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交通運輸企業要創造條件,逐步建立專業化物流服務體系,逐步提供原材料采購、運輸、倉儲和產成品的加工、整理、配送等方面的業務服務,保障工商企業的專業化生產與經營效率,并將物流服務與生產加工、貿易企業的生產和銷售緊密融合,按照現代物流服務理念,擴大物流服務的市場需求。
鼓勵有條件的道路運輸企業、國際航運企業、國內航運企業、港口企業、船舶代理企業和其他投資者根據自身優勢,設立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利用自身的物流設施和社會物流資源開展綜合服務,為用戶提供原材料采購、運輸、倉儲和產成品的加工、整理、配送等專業化的綜合性物流服務。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支持物流服務企業的設立,參照運輸服務企業設立的條件,依法盡快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專業物流公司業務中,交通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需要辦理行政許可的,有關交通主管部門應依法盡快辦理審批手續。
6、利用港口優勢發展倉儲與物流服務
港口是物流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之一。港口發展物流,有利于通過貨物的集聚效應擴大港口的吞吐量,增加港口企業的附加值。要鼓勵和支持進出口商在港口自建倉庫經營分撥業務或委托港務局經營;鼓勵和支持進出口商租賃倉庫或與港務局組建合資公司,利用現有設拖或通過擴充新的設施開展分撥業務;經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允許港口經營人與進出口商、航商或其他投資者設立合營公司,共同開展內河水運、道路運輸、報關、報驗、包裝、庫存管理、訂貨處理等服務;鼓勵道路運輸企業在搞好運輸服務的基礎上,從事港口和航運服務。
在有條件的港口,要有選擇的鼓勵批發商、汽車與電子等生產商在港內建立商品交易中心和工廠,以使商家的交易活動和廠內分撥、倉儲等都能在港內進行。
要通過以上措施,逐步使港口成為貨物運抵最終消費市場的物流園區,成為具有較強集聚效應的產業園區。
7、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是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物流得以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和支持。交通運輸企業發展物流,要根據需要采用先進適用的計算機網絡和 EDI技術,實現對物流各環節的全程控制和有效管理。各級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要對企業開發物流服務的電子商務系統給予支持。
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要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逐步實施對運輸、倉儲、裝卸和搬運等物流環節的標準化,統一物流設備技術標準,實現物流作業的規范化,促進物流服務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8、堅持適度對外開放原則,提高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我國物流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要以有利于引進資金、有利于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為目標,推動和促進我國物流服務的發展。
依法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國際集裝箱中轉貨運服務、海運貨物倉儲服務和道路貨物運輸服務,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辦理審批,不受區域限制和數量限制。
要根據實際需要,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適當允許外資以中外合資或合作方式從事沿海、內河和道路運輸服務。 |
[發表/查看評論] |
 |
推廣信息 |
|
|
|
|
|
 |
 |
官方微信:cclcn56 |
官方騰訊微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