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如何更高效地保障新冠疫苗及其他藥品運輸安全成為新挑戰。作為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第一批新冠病毒疫苗貨物道路運輸重點聯系企業”,順豐提供全鏈路端到端履約閉環,全程可視化、智能化、強監控、可追溯的疫苗科技服務平臺支持,不僅將疫苗定時定點送達各級疾控中心,還積極參與到藥品供應鏈方面,為進一步保障藥品安全注入強心劑。
科技帶動醫藥全鏈路運輸,保障冷鏈安全
醫藥冷鏈運輸被稱為冷鏈運輸行業金字塔的頂尖,疫苗運輸則是塔尖上的明珠。據悉,順豐醫藥共有292臺醫藥冷運專用車輛,和多位具有5年以上冷藏車駕駛經驗的醫藥專職司機。順豐醫藥項目北京冷運司機組長崔彬作為新冠疫苗運輸者之一,在接受央視財經記者采訪時,為我們揭秘了順豐醫藥參與新冠疫苗運輸的全過程。出發前,崔彬仔細檢查每輛運輸車輛,避免在運輸途中疫苗因車輛故障受到損害。對于崔彬及其同事們來說,運輸疫苗期間的晝夜溫差、跨地區環境差異以及特殊天氣都是潛在挑戰,而且還要確保每輛疫苗運輸車輛的溫度精準控制在2-8攝氏度。為了確保疫苗安全送達,運送時,運輸車輛都會準備副冷機(二冷機),一旦主冷機發生故障,副冷機便代替主冷機繼續工作。為了保持車輛溫度均勻,車輛內壁均裝有循環風裝置。此外,順豐科技采用溫濕度監控平臺(TCEMS)以及區塊鏈存證平臺(豐證),實施1分鐘一記錄,5分鐘一上傳的標準數據模式,實時監控全國范圍內的疫苗冷藏車輛溫度及車輛運行狀態,同時配備自動預警功能,對全程溫濕度數據進行上鏈處理,實現數據可追溯、防篡改。

安全送達超5億支疫苗,確保其他各類醫療安全
為了疫苗安全送達,每位冷藏車駕駛司機的駕駛狀態、貨物狀態及路線也被實時記錄。順豐科技通過物聯網監控平臺(Polar)自動預警判斷車輛是否存在偏航、超速等問題,對運輸執行過程進行實時監管,杜絕不合規操作。此外,順豐科技還使用智能線路規劃(ROS),實現最優線路排布,以保證運輸車輛快速安全到達目的地。
順豐科技全程可視化、智能化、強監控、可追溯的疫苗科技服務平臺,截止目前已完成超5億支新冠疫苗的運輸工作,以及完成了其他各類醫療用品安全快速送達的任務。這些亮眼的成績背后,離不開智能平臺的支撐、順豐科技團隊之間的密切協作,尤其是順豐醫藥項目團隊的大力支持。面對全國疫情多點爆發以及極端天氣等情況,順豐醫藥項目總經理劉曉利為了確保各地物資能夠安全、準時送達,每天與各地區負責人開“線上碰頭會”,綜合信息做出技術反應和物資調動,同時也在其中沉淀經驗,為開發相應的系統化管理工具做準備。
無人機無接觸配送,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此外,順豐在“抗疫戰場”的龐大運輸體系里,不僅有地面的冷鏈網絡,同時助力醫療運輸打通空中生命通道。在對時效、安全性要求高的同城配送中,順豐采用無人機進行無接觸配送。在浙江臺州臨海市的一家醫院里,醫護人員將核酸樣本放入載重十公斤,內置特制冰袋及傳感器的特殊運輸箱中,箱外還有便于記錄標本運輸箱內溫度的冷鏈記錄儀。將恒溫箱送達指定地點后,由無人機將核酸樣本送至11公里之外的臺州醫院東院區。
曹繼生作為順豐無人機臺州醫院項目現場負責人,在無人機起飛后實時監控無人機飛行數據。約12分鐘之后,運輸核酸樣本的無人機安全抵達。臺州醫院醫務部主任朱峰表示:和一天只能跑四趟,每趟耗時40分鐘的傳統汽車運輸相比,無人機運輸不僅實現一天內6次往返,運輸時間也縮短到12分鐘左右,效率大大提升,保障了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高質高效的科技平臺,打造全鏈路、全場景數字化藥品供應鏈方案
在藥品供應及保障藥品運輸安全方面,順豐科技通過區塊鏈存證平臺(豐證)對藥品安全進行溯源。初期,由順豐科技OMS(訂單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將原料從原產地轉入藥廠;接著,通過順豐科技TMS(運輸管理)系統又將藥品轉入流通商/藥倉;在藥品運輸途中,順豐科技依托TMS(運輸管理)系統、溫濕度監控平臺(TCEMS)、物聯網監控平臺(Polar)、智能線路規劃(ROS)及可視化平臺(AI+BI)來保障藥品運輸安全;通過標準陸運,藥品安然無恙地流入到各大醫院,最后來到消費者手中。順豐科技通過一系列科技措施,構建端到端的一體化供應管理系統,從供應鏈計劃、倉儲、運輸各個環節支持高質高效的業務操作。依靠物聯網、區塊鏈等科技全面賦能藥品供應鏈,實現全鏈路、全場景數字化管理,為藥品安全提供堅實的運輸服務保障,為藥品安全保駕護航。此外,順豐科技還提供醫寄通產品,為醫院及患者提供中藥代煎、藥品寄遞等服務;依托順豐的物流能力,還可在藥房提供藥品打包外送服務等,為更多人群帶來便利。

未來,順豐科技將繼續運用區塊鏈、大數據、可視化平臺(AI+BI)等技術,持續為醫藥及物流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