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發票服務系統——票根正式上線。五年來,票根從零起步,逐夢而行,為建設交通強國、發展智慧交通、促進行業降本增效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下面,我們用三組數字,來見證票根這五年的奮進歷程。
第一組數 助力物流業降本增效
票根是為了落實“營改增”政策而誕生的,根據《關于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開具等有關事項的公告》(2017年第66號)與《關于租入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等增值稅政策通知》(財稅〔2017〕90號)規定,用戶使用ETC卡或用戶卡交納的通行費,以及ETC卡充值費可以開具通行費電子發票,并按發票上稅率欄次顯示的金額抵扣進項稅額。
五年來,通過票根開具的電子發票可抵扣稅額快速上升,全國千千萬萬的車主和企業因此受益。
2018年1月1日,票根正式上線運行,通行費發票步入電子化時代,票根也迅速成為全國物流、貨運等企業的重要伙伴,當天,開出全國第一張ETC電子發票。
2018年11月30日,票根開具的通行費電子發票可抵扣稅額,從零開始累計突破10億元。
2020年9月23日,票根開具的通行費電子發票可抵扣稅額累計突破50億元。
2021年8月10日,票根開具的通行費電子發票可抵扣稅額累計突破100億元。
2022年年底,票根開具的通行費電子發票可抵扣稅額累計實現約180億元。
可抵扣稅額的持續增長,意味著物流運輸行業降本增效行動落到實處,“營改增”政策紅利得到充分釋放,票根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第二組數 見證ETC發展
票根作為通行費電子發票服務系統,跟中國ETC的發展命運息息相關。五年來,見證了中國ETC的快速發展,票根自身也成為中國ETC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7年12月25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開具等有關事項的公告》(2017年第66號),規定自2018年1月1日以后,用戶使用ETC卡或用戶卡交納的通行費,以及ETC卡充值費可以開具通行費電子發票,不再開具紙質票據。作為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發票開票系統,票根在2018年1月1日應運而生。
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完成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兩年內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任務”并“力爭提前”的目標。撤銷省界收費站讓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也成為ETC快速發展的一個背景因素。
2017年4月底,全國ETC用戶突破5000萬。
2019年8月初,全國ETC用戶突破1億。
2022年年底,全國ETC用戶累計超過2億。
票根作為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發票服務系統,是ETC服務鏈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的發展直接體現ETC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對ETC拓展有很強的支撐作用;而ETC的快速發展也對票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契機。五年來,票根系統先后經歷近百次升級迭代,公眾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提高、服務范圍持續拓展。
第三組數 交通為民寫芳華
五年來,票根秉承交通為民的理念,服務大局辦實事。作為智慧交通產物,它走在服務中國物流交通行業的前沿。
2018年1月1日,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發票服務系統——票根正式上線,當天開出全國第一張高速公路通行費電子發票,累計開票總金額達7000億元。
2018年7月1日,票根為一級、二級公路開具通行費電子發票,響應了政策的最新要求,累計開具通行費發票總金額近12億元。
2020年5月6日,票根實現為ETC用戶開具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票據匯總單。實現匯總功能后,票根累計生成匯總單近3億份。
2021年6月20日,票根實現為ETC用戶開具拓展應用場景的電子發票,目前該項服務累計開票已過億元。
2021年8月6日,四川省試點高速公路通行費“現金收費票據電子化”。票根首次為人工車道提供電子發票,目前共有15個省份完成了“現金收費票據電子化”。
2022年6月15日,遼寧省推行通行費電子優惠券。票根提出電子發票一攬子解決方案,將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累計為車主節省0.4億元。
2022年7月1日,北京市先行試點出租車ETC應用。票根首次為出租車乘客開具通行費電子發票,目前試點范圍正在逐步擴大。
從為ETC交易提供開具電子發票服務到人工車道提供電子發票;從單張發票到電子票據匯總單;從ETC交易開票到拓展應用場景開票,五年來,票根以服務中國交通事業發展為己任,不斷拓展業務領域,為“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圖景的形成做出諸多貢獻。
恢弘五載,勇毅篤行;風雨兼程,初心無悔。未來,票根將持續增強公眾服務的能力,持續為行業發展提供支撐,持續為智慧交通、數字交通貢獻力量,持續為物流行業降本增效提供服務,回應時代呼喚和人民期盼,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浪潮中,激蕩起源源不斷的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