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化不斷推進,為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擔運輸任務,三方物流隨之蓬勃發展起來。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近幾年,生產企業逐漸意識到專業化、信息化的、多功能的物流服務對于企業發展的賦能作用。
然而我國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還固守傳統經營模式,信息化、數字化、集約化程度低,粗放型經營為主。加之大量中小型物流企業涌入,市場同質化嚴重以及惡性競爭導致毛利不斷下滑。在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下,三方物流企業構建網絡服務體系、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加快轉型升級已成為必然趨勢。
行業困境,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受限
一、業務繁雜,客戶維護難。第三方物流企業上承眾多生產企業,下連多個專線、司機,隨著業務的擴展,客戶量和物流環節的增加,每日訂單數額巨大,業務繁雜,大多第三方物流企業又缺乏有效的管理系統,管理跟不上,客戶服務質量自然下降,無法與客戶建立長久合作關系。
二、信息化有限,信息流不暢。信息化技術相對落后,第三方物流與生產企業、下游承運方之間物流信息缺乏及時有效的傳輸,信息的滯后性極易導致物流渠道的堵塞,影響物流運輸效率。
三、對賬、回款周期長。甲方運費結算一般要等到三方物流公司帶回紙質回單完成對賬后進行結算或定期對賬、結算。回款周期長,三方物流處在被動地位,一旦資金周轉不靈,無法開展新的業務,業務增長受到阻礙。
四、運營難,缺乏對下游運輸的把控。三方物流企業,大多是通過整合社會閑散專線和司機,分包進行運輸業務,這其中涉及多個主體,統一管理難;更缺乏有效的數據對下游承運方的運力進行考核。
五、缺乏核心競爭力。大多數三方物流企業,都是通過簡單的轉包來做業務,信息化、數字化水平低,可替代性強,缺乏核心競爭力。特別是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一旦遇到惡意壓價或生產企業決策人更換,極易丟失客源,被市場淘汰。
面對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困境及上游生產企業的專業、信息化要求,多數管理者把目光對準自身物流信息化建設,希望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通過互聯網平臺加數字化技術應用,把物流通道各個樞紐鏈接起來,加深與生產企業和下游承運方的聯系,在滿足生產企業要求的同時,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流通和銜接,增強企業競爭力。
鑒于目前我國多數三方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而打造物流智能化信息系統,需要長周期,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與其如此,不如把難題交給專業的信息化平臺來解決。物流源提供的物流智能化、信息化解決方案,為企業打造一個標準化、集約化、可視化、智能協同的物流系統,成為眾多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選擇。

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統,簡化工作流程
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業務涉及多個主體,多條線路,特別是大型物流企業,業務廣訂單多,需要大量的人力來運營、整理。物流源基于互聯網技術,開發的智能信息化協同平臺,覆蓋從發貨方到收貨方的各個參與角色,從客服到財務的各個崗位,從下單到對賬結算的各個環節,涵蓋各類整車、零擔以及多式聯運等物流業務。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其他承運方之間,可在平臺進行從簽約、下單、調度、在途管控、簽收、回單回收、對賬、結算的全部作業;同時多種計價模式的運用,系統實時自動生成結算及財務報表,把人工從繁雜的線下訂單整理、調度和財務核算中解放出來,大大簡化了工作流程,節約了人力成本。客戶再多,利用智能物流系統也能有條不紊地完成維護和運力調度。
全渠道高效協同,打通信息流通渠道
物流渠道上信息流通不暢,各個樞紐信息接收斷層,第三方物流企業運輸效率自然受影響。物流源通過平臺將物流各個參與角色鏈接起來,實現彼此之間物流信息的無縫鏈接,達成全場景覆蓋下信息的高效協同。把線下物流管理搬到線上操作并實現物流訂單、在途信息反饋、簽收信息等在企業內部,企業與企業之間互聯互通。物流信息的一致性和快速傳輸,有效地減少物流作業中的線下溝通環節,促進物流運輸網絡的聯通,提高了物流運作效率。
在途運輸可視化的要求。物流全渠道高效協同下對貨物在途信息的真實性反饋也有更高的要求。物流源采用智能電子設備——電子回單,以物流訂單為中心,實時追蹤貨物運輸軌跡,實現運輸全程可視化。物流源電子回單跟隨貨物一起出發,實時采集貨物的在途信息:提貨時間、在途軌跡、到貨時間(剩余里程、預計到達時間)、簽收結果等同步上傳物流源平臺,生產企業、物流企業、收貨方可隨時查看,保證真實、及時的物流在途數據在物流各主體間共享。同時異常數據如提貨延遲、異常停留、到貨延遲、簽收延遲等信息也會上傳平臺并實時發出預警。

一方面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能第一時間獲取貨物物流在途信息,增強信息反饋及貨物異常處理效率,提升三方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提高生產企業的滿意度及粘性;另一方面及時有效的物流在途數據有利于三方物流企業對下游專線和司機運輸過程的管控,整合優秀運輸資源,合理安排調度,同時規范下游專線和司機的運輸行為,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
建立物流標準化流程。同時,通過物流源協同體系的支撐,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流程,來保障業務的可持續性。生產企業與物流企業,物流企業與下游專線、司機建立業務聯系,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確立考核下游專線及司機的業務基準線:注冊認證、建立線上協作關系、在線簽署電子合同、約定合約報價等。
數字化電子回單,縮短對賬、回款周期
針對第三方物流企業對賬、回款周期長的問題,物流源電子回單全程跟隨貨物運輸,實時記錄運輸軌跡。在貨物到達目的地后,收貨人掃描隨貨一起出發運輸的電子回單設備背面的二維碼并輸入驗證碼進行簽收,簽收結果和電子回單同步上傳于物流源平臺,實時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數字化電子回單,代替紙質回單,不用等待物流回單回傳同時保障了回單的安全性。

依托于物流源平臺智能計算能力,物流費用自動實時生成,簽收完成,即獲得物流費用明細和數字化電子回單,一鍵對賬,以此作為運輸費用結算憑證,縮短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對賬、回款周期。資金充足,業務擴展關鍵性問題解決。
為物流企業量身定做的數字化電子回單,拋棄了傳統數字簽名方案中各式各樣的條款,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核心組件將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兩家國字頭、金融級的國家級機構提供認證保障,公信力和可靠性有保障。

數字化運營,提升企業競爭力
物流數據被認為是企業決策的依據,真實有效的數據處理分析,事關物流企業的長久發展,出色數據治理的數字化運營對提高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
真實有效的數據采集,深度挖掘分析,助力企業決策。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物流源平臺全覆蓋作業以及電子回單收集真實有效的訂單及費用數據、在途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自動生成多元化數據報表及費用報表以數據看板、報表等可視化動態圖文形式實時呈現。管理者及時了解,隨時隨地掌握物流業務動態、物流費用構成,進而有效的支撐運營決策的調整,助力物流戰略的制定與執行。

得益于互聯網經濟的崛起,數字化運營成為企業爭相追捧的對象。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應用、數字化運營能力的提升以及物流運輸的有效把控,形成的具有鮮明差異化優勢,必能在物流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抓住客戶的目光。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第三方物流企業傳統的依靠人工管理和熟人客戶推薦的經營模式顯然無法在市場上長久生存,想要在三方物流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在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中需得增強自身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打造智能、高效的物流運輸服務企業,滿足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