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寫入黨章。報告強調,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自貢西南農商積極響應報告內容,以完善的農產品分裝加工、冷鏈保鮮降損,以公鐵聯營實現供銷一體,降低經營成本的同時保障消費者利益,實現還利于民,達成市、商、農、民多方共贏的格局,為新型智慧農商運營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現代農業產業不僅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關系到農民增收與農村經濟發展,也是健康食品產業的原料性產業。從當前我國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來看,仍然存在著產業資源分散、產業鏈條分割、市場供需不平衡、農產品物流節點布局不合理且流通效率低等問題。自貢西南農商針對農產品流通效率低這一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根據中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和農產品冷鏈物流特點,打破傳統單一的物流區模式,與京東云平臺達成合作,將農產品、農副產品通過“互聯網+”模式,形成訂單式配貨中心,全程冷鏈配貨實現貨物0腐損,極大降低成本,實現最后一公里運輸。

自貢西南農商項目鳥瞰效果圖
2020年自貢冷鏈物流基地入選1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總投資46.85億元,占地面積2423畝,落地包括西南農商(國際)物流港、川南農產品電商物流園等7個項目。川南農產品電商物流園,作為拼多多的合作單位之一,是自貢農產品的快遞起發點,只具備倉儲功能的它,只是冷鏈產業的細小分支,只能為農產品的保質保鮮提供條件,一定程度上延長農產品的銷售期,卻不能滿足逐步發展的市場需求,阻礙農產品流通的同時,也讓農戶對發展自身產業失去信心。而西南農商卻完全不同,緊跟市場發展腳步,果斷摒棄“企業聯合作戰”的老式運營模式,以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導開啟冷鏈物流模式,通過運營商運作,串聯起由下向上的整個物流鏈條,先由市場將消費者需求反饋給各類供應商,供應商再將需求反饋給農戶或相關加工企業,通過信息的及時流通降低各個環節的風險,以此促進農產品向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提升農產品溢價,提高農戶收入。通過對原料獲取、物流加工、產品營銷等關鍵環節的有效管控,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貫通,最后憑借自流井商貿物流園區中心核心位置優勢,成為自貢冷鏈產業的佼佼者。

自貢西南農商招商大會現場

自貢西南農商市場火熱運營
自貢西南農商項目,致力于對傳統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建立一個與時俱進的綜合型超級農貿商城,集合眾多供應商,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渠道采購平臺,滿足客戶一系列后續服務、配送及節約管理等要求,解決客戶所需,搶占新農批制高點。

自貢西南農商項目區位圖
產地直采,還利于民。自貢西南農商與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或農戶直接對接,建立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將群眾所需農產品從生產基地直接引入市場,實現從“田頭”到“攤頭”的對接,縮短農產品流通環節,控制“菜籃子”價格,增銷降本,還利于民。
農產品“0”腐損,捍衛商家經營成本。自貢西南農商打造智慧冷鏈物流,配備國內領先水平的高溫冷庫、低溫冷庫、氣調庫,容量超過20萬噸,將蔬菜、水果、肉類等鮮活農產品在產地被采集后通過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凍運輸和冷凍銷售等冷鏈物流環節,使它們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始終處于適宜的低溫控制之下,降低冷鏈食品的腐損率,實現更低成本精準對接供需關系,近零成本完成冷鏈各環節之間的服務布局,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捍衛商家經營成本。

一物一碼,保障食品流通安全。凡是通過西南農商進出口的農產品,均有專人采集農產品在采購、入庫、檢驗、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環節的相關數據,并為農產品建立可視化產品檔案,再向消費者展示產品安全與品質相關信息,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雙向可追溯,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實體+電商”,線上線下雙線撈金。自貢西南農商自電商平臺建立以來,不僅以更加豐富的產品、更安全的品質、更實惠的價格和更全方位的服務,滿足了市場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方面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又以新技術打通線上線下,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線下持續深化與零售業、餐飲業的合作,為入駐商戶提供更多客戶,增加商戶的市場占有額度,扶持商戶不斷做大做強,線上成立電商平臺,開通線上交易渠道,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局面建成,為農產品產業開辟更加廣闊的銷路。

自貢西南農商項目效果圖
自貢西南農商正在傾盡全力,以高規格、大步伐的標準將項目構建成西南農產品現代流通新體系新秩序,項目長期堅持以民生為先,民生為重,民生為本,通過獨特的運營模式,持續關注和提升產品與服務的品質,在設計、工程、服務等重點方面不斷實踐“高品質”,用站在行業發展最前沿的姿態、視角和專業能力,積極推動中國農產品批發貿易的演進歷程,締造農副產品全產業鏈商貿平臺,自貢冷鏈產業的一枝獨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