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遠孚十年間的三次轉型,創始人李勇洪坦言,與其說是變革,倒不如說是時代浪潮下的順勢而為。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形勢,企業既要善于擁抱變化,也不能盲目追逐風口,每一步都應該適配自身的成長速度,不求快,但求穩。
2020年,遠孚物流迎來它的十周歲生日。
十年間,遠孚從最初十幾人的團隊規模擴張到如今近2000人,從區域走向全國,從一家傳統的合同物流企業,發展為集倉儲、運輸、配送、供應鏈金融與解決方案定制于一體,擁有獨立科技平臺的國家5A級綜合型供應鏈企業。
恰逢遠孚物流十周年慶到來之際,遠孚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勇洪先生向我們分享了遠孚物流十年間的成長,以及至關重要的三次“華麗轉身”。

01多元化轉型:從合同物流到供應鏈服務商
創業,既是一次冒險的嘗試,也是深思熟慮后的選擇。臨近不惑之年,李勇洪終于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2010年,遠孚物流在上海成立,主營合同物流業務。公司成立初期,憑借初創團隊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運力資源和服務經驗,業務發展頗為順風順水。
歷時五年,隨著業務營收的穩步提升,遠孚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于2015年下半年開始大力擴張版圖:以上海為總部,在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西北、西南、華南七大區域先后開設了23家子公司,基本覆蓋一二線城市,全國服務網絡雛形顯現。
此時,李勇洪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帶領遠孚進行了第一次轉型:以合同物流為切入點,向上下游拓展,布局倉儲、配送、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定制等新業務版塊,覆蓋供應鏈各個環節。
關于為什么要轉型做供應鏈,李勇洪解釋道,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合同物流行業準入門檻不高,有車源、有貨源就能運作,如果不轉型,遲早面臨同質化競爭,被迫陷入日益激烈的價格戰;
二、市場環境不斷變化,客戶對單一的物流服務需求逐漸下降,對供應鏈一體化的要求越來越高。
遠孚用了6年時間全面整合資源、拓寬賽道,業務布局逐漸多元化,覆蓋更廣的客戶群體:
1、倉儲方面,依托逐步完善的全國云倉網絡,推出倉儲租賃及倉儲運營服務,滿足客戶對貨物質檢、貨物分揀、貼標打碼、拆零組裝、庫存分析等的多樣化倉儲需求。
2、運輸配送方面,從干線運輸延伸至末端配送,為客戶提供城市配送和區域配送服務。城市配送涵蓋經銷商、商超門店、電商業務配送到前置倉及傳站服務;區域配送涵蓋城市周邊區縣及鄉鎮配送服務。
3、供應鏈金融方面,充分發揮掌握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優勢,為中小企業設計稅籌、融資方案,為客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資金保障。
4、解決方案方面,通過干倉配線下資源池,加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幫助不同行業客戶打造解決方案,提高供應鏈響應效率。
“只有轉型為供應鏈服務商,為客戶提供全鏈條的優質服務,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提升品牌壁壘,為公司打造一條‘護城河’。”李勇洪說道。
02數字化轉型:從供應鏈服務商提升為科技賦能平臺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普遍發展,不少物流企業開始采用信息管理系統協助業務,提高運作效率,實現供應鏈全程透明可視。
李勇洪敏銳地覺察到,科技將是未來物流行業的大趨勢,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此時,一個新的問題橫亙在前:使用第三方軟件,還是自主研發?
使用第三方軟件固然輕松許多,不需投入太多人力及時間成本,團隊可以比較“輕”。但李勇洪想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提效工具,而是一個集車源信息、貨源信息等龐大數據池為一體的社會型平臺,這個平臺的價值將無法估量。于是決定成立IT信息部,組建一支由產品經理、前端、測試、開發、運維實施等人員構成的科技團隊,原生開發科技產品。
遠孚的科技團隊在把握用戶需求上有著天然優勢,23家子公司業務部門與幾百個大客戶就是產品的核心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隨時提出改進建議,科技團隊不斷升級系統,使其更加符合物流人的業務流程與操作習慣。
如今,遠孚旗下擁有豐富的供應鏈科技產品,包括訂單管理系統(OMS)、運輸管理系統(TMS)、倉儲管理系統(WMS)、財務結算系統和「孚運多」小程序、APP等,涵蓋多種業務場景,大大提升了供應鏈全程協同管理能力,原IT信息部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小有規模的科技公司——上海火藍科技有限公司,成為遠孚集團全資子公司。
這場從0到1的數字化轉型,為遠孚植入了科技基因,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跨越,也讓更多商業模式有了可能。

03平臺化轉型:從科技平臺升級為鏈接平臺
完成數字化轉型之后,公司的目標與戰略也逐漸清晰。2019年底,遠孚確立了三大平臺齊頭并進的經營發展戰略,李勇洪稱之為遠孚的“三大戰役”。
一是供應鏈服務平臺。
在供應鏈一體化方面持續深耕,保持高投入和推進力度,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滿足市場規模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新需求。
從廣度上,通過鋪開云倉網絡,實現統倉統配,滿足客戶全網分銷的物流需求。目前,遠孚已在全國55個城市節點布局,基本涵蓋一二線城市,“自營倉+合作倉”的倉儲總面積達100多萬平米,各倉儲之間通過信息系統實現庫存與信息協同,極大提高了倉配時效。
從深度上,憑借服務不同行業客戶積累的共性經驗,遠孚聚焦快消零售、電子電器、工業機械、普通化工四大行業,為客戶打造最適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解決其供應鏈痛點。
二是「孚運多」網絡貨運平臺。
2020年初,遠孚推出「孚運多」網絡貨運平臺,貨主、司機和三方物流公司通過「孚運多」小程序實現高效協作,在線完成貨運全流程操作,大大提升了車貨匹配、運力管理、合同簽訂、在途監控、財務結算等環節的效率。
相比起市場上其他的網運平臺,李勇洪認為「孚運多」網運平臺的優勢在于極具競爭力的稅籌方案,能切實為企業把物流成本降下來:”貨運行業‘多、小、散’的現象長期存在,「孚運多」平臺將這些資源聚集起來,通過規模效應,合理運用政府優惠政策,助力企業實現合規降本。”
三是合同物流聯盟平臺。
2019年10月,遠孚在中國物流行業內首提合同物流聯盟平臺概念,面向合同物流行業發聲,倡導各方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組建合同物流聯盟,實現平臺成員企業管理水平提升、降本增效以及業務快速擴展。
11月,遠孚舉辦了聯盟制發布會, 吸引了首批30家達到準入條件的合同物流企業簽約加入聯盟平臺。李勇洪表示,加入平臺的成員企業,短期來看可以獲得業務資源、金融、IT、解決方案、品牌推廣等方面的賦能,長期來看有利于拓寬融資渠道,借力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下一階段,遠孚將吸納更多具備共同價值觀的合同物流公司攜手發展、互惠共贏。
回顧遠孚十年間的三次轉型,創始人李勇洪坦言,與其說是變革,倒不如說是時代浪潮下的順勢而為。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形勢,企業既要善于擁抱變化,也不能盲目追逐風口,每一步都應該適配自身的成長速度,不求快,但求穩。
“供應鏈本身是一個相對傳統的行業,做B端生意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很少看到一戰成名的奇跡。因為我們的服務群體是企業,服務周期也較長,客戶的決策是冷靜理性的,只有我們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真正做好了服務,才能贏得口碑,留住客戶。”李勇洪說道,“在這里,我也想感謝團隊每個人一直以來的努力和付出,正是因為有你們,遠孚才得以厚積薄發,茁壯成長。”
歷經十年市場錘煉的遠孚,此刻更有力量,也更有信心去面對未知的漫漫征途。期待下一個十年,遠孚交出更漂亮的答卷。